“原来如此。”虽然很疑惑,黄豆绿豆跟绿菜之间有什么联系,不过事关许泽轩的身体,胖厨娘哪里还敢多问,第一时间便按照对方的吩咐,开始翻找起黄豆、绿豆来。
黄豆、绿豆,在古代被统称为菽(豆类)。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三国,菽一直都是汉族百姓食用最多的食物。
至于和菽并称五谷的麻(麻子)、黍(黄米)、稷(小米)、麦,食用的人则要相对少一些。
其中吃黍和稷的人少,是因为这两种农作物的亩产低。
每一亩地的产量只有一百多斤,老百姓如果种这玩意,绝对会饿死,也就拥有众多田产的大地主大贵族,才能把小米当主食吃。
而麦子之所以没被推广,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出,能够将麦子碾成粉的石磨。
无法磨成面粉,只能像蒸米饭一样、或者煮麦仁粥吃,这样的吃法,麦子的口感能好到哪里去?
正是因为麦子口感不好,所以吃的人才少。
这种情况,一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所改善。
汉朝后期,随着新式石磨的出现,麦子终于能够被磨成粉,口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它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到了唐朝,小麦已经取代了大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当然,小麦的地位虽然提高了,但是豆类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牲口,作为家中的壮劳力之一,同样需要食物。
豆类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用来喂养牛等动物,最适合不过。
只要家里有牛的,多多少少都会储存一些。
许泽轩家有牛,自然也会储存一些豆类。
胖厨娘只是简单翻找了片刻,便从厨房一侧的大缸里,找出了两大袋子黄豆和绿豆。
“小郎君,要多少?”胖厨娘一边解着系在袋子上的细绳,一边问许泽轩。
“各来一碗吧!”许泽轩估摸着满满两大碗的黄豆和绿豆,发出豆芽后,差不多够吃三五天,便让胖厨娘各装了一碗。
“好咧!”胖厨娘答应一声,很快就把两个粗瓷碗装的满满当当。
许泽轩一把接过,扒拉了两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埋头开始工作。
清洗是发豆芽前的准备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把坏豆和空壳的豆子给挑出来。
这个工作并不费力,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水后浮在水面上的,就是坏豆和空壳,沉在水底的,就是好的豆子。
这道工序,不但发豆芽之前要做,平时煮绿豆汤、红豆汤的时候也会做。
因此,许泽轩做起来倒是驾轻就熟,只用了几分钟时间,便开始了第二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比起第一道更为简单,就是浸泡。
绿豆至少要浸泡8个小时以上,黄豆还要更久一些,差不多要十二个小时往上。
等时间到了,才能进行第三道工序,正式开始发豆芽。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10374/25930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