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的东京郊区,远比市区要黑暗许多。
这里没有市中心铺天盖地的霓虹灯,也没有多少商店和餐馆。
除了一些民居的建筑物从窗户露出的灯光之外,就只有每隔五十米远的电线杆上还有路灯。
这些零星的,暖黄色的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在路面上,甚至照不亮路面的积雪和水渍。
不过,因为一栋三层小楼门前停有一辆旅游大巴车,这个小楼还是很显眼的。
而这就是李小江以互助会的名义,为这些来自京城的出国人员租下的宿舍。
当然了,作为一个宿舍。
这里无论对于新宿区的语言学校,还是高田马场,距离都不近。
要知道,这里甚至已经出了足立区的范畴,严格说来其实都不该算是东京都市圈了,应该算是埼玉县。
但别看这地方有点偏僻,说到交通其实也还算方便。
因为这里往南走几百米就有地铁。
其实只要花费二百一十二日元,就可以通过地铁前往新宿。
虽说中途还需要倒一趟车,但毕竟是近郊,连车程,带步行,所有时间算在一起,单程也就三十分钟左右。
再怎么说,也比起那些住在更远的中川市,每天需要搭乘新干线,再转地铁上班的人要强多了。
何况,周一到周五,每天上下学的时间,李小江还会给住在这里的所有人安排往返语言学校的免费班车。
这样综合来看的话,实际上对住在这里的那些京城人来说,通勤方面已经算是很便利了,不但省心,而且也省钱。
至于距离遥远所换来的好处,当然就是生活成本低,外加环境清净了。
这里没有市区内的喧嚣,许多地方还可见农田,算是一个乡间小镇。
除了房租比东京市区便宜过半,而且还能够在本地买到远比超市廉价的农产品。
平均算下来的话,住在这里,每人每天的食宿费用也就一千二百日元足矣。
所以哪怕这里的房间面积都不大,往往五六坪大的地方得安排四个人住一起,连行李箱大家都只能塞在床底,私人空间几近于无。
但只要在这里住过的人,搬走之后,很快都会重新怀念起这里,毕竟实惠啊。
在这儿生活,其实就相当于在咱们国内用每天一块两毛钱的价格活在大学校园里。
食宿都比外面便宜太多了,还有公共澡堂和公共厕所,那还能挑剔什么呢?
性价比太高了,好不好?
所以能够住在这里,其实也是新手村才有的福利。
实际上由于李小江会源源不断的从国内送人过来,哪怕觉得这里再好,这些从京城来的人,每个人最多也就只能在这里度过三个月。
时间一到,住在这里的人就得搬走,另外找地方住去,这没的商量。
说白了,并不是所有来东京的人都能有这福住在这里的,只有李小江自己带过来的人,才能拥有三个月有限的住宿权。
别人不说,就像李小江今天半路上救助的那些沪海人。
他们要是能以每天一千二百日元的价格和包食宿的条件,在这里住三个月,那非得乐疯了不可。
可惜他们没这个资格。
李小江推荐给他们住的小旅店已经是市区最便宜的了,不管饭,一宿也要一千八百日元呢。
不过既然说到这里,还真得承认好人有好报。
像今天李小江,他助人为乐,帮助同胞,就没有白忙活。
要说通常情况下,哪怕他把东京的情况介绍的再清楚,他带着这些国内老乡真来到了这里,看到窄小的宿舍空间,那些人也总会有些人发发牢骚,挑剔一番的。
这不奇怪。
毕竟有些人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习惯了到处拿大。
哪怕出国,他们的这种心态也不可能马上调整到位。
可今天就没有这种情况,这次完全不一样。
破天荒的,李小江今天从机场拉来的这批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挑剔的。
最多也就提出想要喝口热水,泡袋方便面,这样的正常要求。
甚至还有人上赶着表示满意,主动谢他,说他辛苦的。
所以他很容易就安置好了这些人。
对李小江来说也是格外轻松自在的第一次,他本人都有点意外。
事后他一琢磨,觉得之所以会如此,大概就是由于路上见到了几个被黑中介骗得那么狼狈的沪海人。
这两相一对比,也就让他在京城老乡们的面前显出厚道来。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来了住处,发现一些情况不能尽如人意,但想必大家也能对他有个包容,懂得知足了。
不得不说,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几个落难的沪海人居然还能成为他的福报,无意中也帮他这么的大的忙,这可是让李小江没料到的。
而想明白了其中关隘,他的心情自然是很愉悦的。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11544/3118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