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无月无星,大概是天上的云太密了。
人们只能点燃火把,褪去夜的黑。
郡丞府外是密密麻麻的军队,火把星布阵列,肃穆又煞气。
郡丞府南大门正前方,英气勃勃的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一腔热血不为人知地燃烧着。
这许是满夜的火把犯的错。
又或者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
李世民目视前方,目不转睛。
爱马在身下蠢蠢欲动,李世民轻抚它的脖子,让它稍安勿躁。
李世民知道,它和自己一样,很迫切地想踏出这第一步。
但李世民也知道,第一步绝不该这么轻易地踏出来。
只要踏出这一步,就是与朝廷为敌,就是与天子为敌,就是与昏隋为敌,就是与他自出生而始接受的忠君爱国之道为敌。
李世民捉着马缰的手隐隐在颤抖。
矛盾么。
犹豫么。
害怕么。
不,李世民早就吃了称坨铁了心。
他要造反,要革命,要换了头顶这片天。
若论心里何时长出造反的草,李世民是最早的。
阿耶比不过他,刘文静也比不过他。
若论造反的坚定性,李世民就是整个太原郡烧的最燃的那把火。父亲都是被他点燃的。
整个太原也要被他点燃。
李世民不矛盾,不犹豫,不害怕。
颤抖只是源自兴奋,源自充满不确定性,又太值得期待的未来。
李世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了造反的草呢。
是大业十一年。
是烽火雁门关。
是天子跌落凡尘的那段日子。
那一年,杨广因为突厥不来朝贡,决定巡游北塞,原只打算吓吓始毕可汗。
没想到始毕完全不吃这一套,带着数十万突厥大军直接杀过来,将杨广堵在了雁门郡,吃喝拉撒都出不去。
您不是想要朝贡么。
我们来了,带着千军万马呼啸而来,还打算把您带回突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天天朝贡,贡到您想吐。
杨广吓惨了,忙手慌脚地发出号令,召集四方军队来救,邻近的郡守县令竞相来赴难。
那一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召入伍,隶属屯卫将军云定兴,参与了救援战。
站在雁门关外,李世民贡献了一个值得记载史册的建议。
他对云定兴说:“始毕可汗敢包围天子,一定以为咱们行动仓促,来不及组织救援。我们不妨多带一些旗子和军鼓,白天的时候一个人举十把旗帜,绵延几十里,晚上敲锣打鼓唱大戏,要多热闹有多热闹,让始毕以为咱们起步就是百万雄兵。”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带着少年青春的热血,带着男儿纵横沙场、报效国家、尽忠天子的梦想,捐躯从戎。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11639/289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