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师傅,您还记得我吗?”华静瑶笑嘻嘻地说道。
“是华姑娘啊,贫僧当然记得。”知了笑道。
“知了师傅,我想问问您,住在寺里的有位来寻亲的陈太太,她是不是托您找过人啊,她一直没有找到夫君,现在两天没有回来了,两个孩子生病了,现在要赶紧找到她,或者找到孩子的父亲,您若是还记得她夫君的名字,劳烦告诉我。”华静瑶说道。
知了吃了一惊,道:“那位女施主没有找到她的夫君吗?贫僧以为她已经找到了。”
华静瑶连忙细问,知了说道:“女施主的夫君名叫陈文招,河南孟津人氏,是位读书人,成亲之后,陈先生就到京城来读书了,不久,女施主诞下一对双生子,自己带着儿子辛苦渡日。四年前,陈先生托了行商带过一封信回来,说他来年会去开封府参加乡试,乡试过后便会返乡看望家人。女施主便一直等着,却没有等到陈先生回家。她攒了四年,终于攒够了盘缠,先是到了开封府,她在开封府寻夫时去的是读书人常去的一家书坊,想找那些读书人打听,恰好有位书生听过她夫君的名字,说她夫君是位举人老爷,如今是在京城。那位书生在京城与她夫君有过一面之缘,说她夫君写得一笔好字。陈太太便又带着孩子来了京城,为了省下银子,便住在寺里,唉,也是可怜啊。”
“您帮她打听,打听到了吗?”华静瑶问道。
“那日刚好有位举人老爷带着家眷过来,贫僧便提了陈先生的名讳,那位举人老爷立刻便说知道此人,此人写得一笔好字,就住在洗笔巷后面的那条……那条叫……贫僧记不起来了,就是洗笔巷后面的一条巷子。”知了说道。
“折芦巷,是不是折芦巷?”华静瑶两眼冒光。
“对对,就是这个名字,折芦巷。”知了忙道。
“您是哪天把这事告诉陈太太的,还记得吗?”华静瑶又问。
知了想了想,道:“有四五天了,具体哪天,贫僧记不起了。”
华静瑶谢过知了,便带着小狸重又回到接妙慧师傅的地方。
知了是四五天前告诉陈太太的,她第一次在折芦巷见到陈太太是三天前,第二次是两天前,这样一来,时间便对上了。
陈太太在知道陈举人住在折芦巷后,第二天就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她或许是找人打听,也或者是直接敲门,总之是得之陈举人的家中另有一位太太,她进不去陈家,便在巷子口哭诉,陈太太柳氏带着两个儿子出来,给她看了婚书。
那天陈太太应该是回来过,把两个儿子安顿在寺里,次日一早便又去折芦巷,她悄悄盯着陈举人,被华静瑶恰好看到。
华静瑶正在盘算着,那边妙慧师傅已经开了方子,又留下那名叫净心的弟子去给两个孩子准备汤药,自己则坐上轿子,与华静瑶一起去了长公主府。
回到府里,华静瑶立刻叫来史丙:“那天在折芦巷遇到的那位寻夫的陈太太,你去打听打听,这两天,不,从前天下午到现在,有没有再去过折芦巷,你多问问,比如那附近摆摊的,开铺子的,全都问问。眼下她的两个孩子住在广济寺里,全都生病了,可怜的很,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那两个孩子成了孤儿,恐怕就只能在广济寺里当小和尚了。”
安排完了,华静瑶提起裙子,小跑着去了锦园,她还要盯着妙慧师傅,唉,原本是想和妙慧师傅吹吹风,只看病就好,不要驱鬼驱妖,可是因为陈太太的事,她把去广济寺的正事给忘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13454/32175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