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胜仗的基础是什么?
是武器吗?
可以说有很大的因素,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否则我国就不会在高丽揍得联军爬不起来。
倘若不是他们在制空权、武器装备和补给方面,有着最明显的方式,从一开始就被我们击溃了。
之所以打了一个不胜不败的最终结局,还就是出在了强大的武器装备和补给上面。
那么我军本来应该是一个必死之局的,为什么最后还能迎难而上,打得精锐的联军屁滚尿流,不得不赶在我军装备更新换代、物资补给越来越好之前,签署停战协议呢?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我军的敌人不仅仅是联军,还有北高丽人。
打了快半年时间了,我军冻死饿死无数人,连枪支弹药都无法保证,还得去抢杀了的联军的装备,你以为是我们穷到那种地步了吗?
错了!
在我军的后方,鸭江的周围,到处都是物资堆得满满的仓库,各种棉衣、粮食、武器弹药堆积如山,足够再打几场重大战役的了。
但就是运不上去!
原因之一是我军初次入高丽的三千多辆运输卡车,在一个月之内就被炸掉了三分之二!
更大的原因在于,北高丽居然拒绝对我们开放铁路,不要我们用铁路运送物资!
这个你敢相信?
我们是为了支援他们去的啊!
但他们就是不开放,让我军空有这么多的物资,就是运不上去,所以只能靠人命去拼了。
就这样我们都能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一路溃逃,这是什么原因?
当然就是人的力量!
太祖便说过,决定战争的永远是人!!
所以我们回到眼前来看,柳铭淇为什么要帮忙训练楼兰军队?
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坚强的体魄和精神,从而可以成为一个个真正训练有素的勇士吗?
只有勇士,拿着木柄手雷和精钢刀,才能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
否则也就是一个运输大队长罢了。
你给他们多少兵器,他们就能给敌人“送”多少过去。
顺带着还让敌人收割一批人头。
至于说会不会让敌人学会这种战术,从而针对着来对付大康?
当然有可能啊!
而且几率还不小!
但一来,他们训练的时间和经验不如大康军,那么就算是正常的对垒,一样还是他们死伤得多一些。
二来在古代,你想要训练维持这么一支军队,哪怕是只有一万人,都得耗费多少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战斗装备、营养补充、训练维持、俸禄奖赏……等等,哪一样不是非常耗费资源的?
毫不夸张的说,维护这样一支军队,每年相当于培养五倍的寻常军队。
好吧。
即便是那些大国有钱有资源,可以这么干,但柳铭淇还有绝招等着他们呢!
首先是大炮。
任凭你什么骑兵冲锋、步兵攻杀,只要我大康军把防御做好了,然后在里面架着大炮轰,来多少死多少。
如果你靠近了,那么百米之内,就是木柄手雷招呼。
远近我都给占齐了。
即便是这个阵营最终被敌军攻破,那也没有关系。
大炮没有炮弹,就是一个废物。
他们缴获的炮弹,能用得了几次的?
但是我大康还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炮,生产出炮弹来,下一次又来。
我就不相信这些国家能撑得住几次?
而且大炮在未来二十年之内,都是不可能出售的,这是不可退让的底线。
除开了大炮,未来五年,柳铭淇就有把握能研究出燧发枪。
火药枪的第一步,其实是火门枪。
火门枪就只有一个管子,底下塞满了火药,上面是弹丸,底部点燃了火药之后,弹丸就被推出去伤人——嗯,其实你可以看成把一个炮管加上一根钢条链接在一起,然后缩小几十倍,能单手握在手上,便成了火门枪。
但是这样装弹和点燃都不方便,通常是两个人来操作,所以效率很低。
于是第二步便是火绳枪,把点燃的这个步骤交给一直燃烧的火绳,便可以节约一个人,而且效率还能提高。
第三步才是我们现代最熟悉的燧发枪——拿破仑时代,还有英法联军入侵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燧发枪。
它的特点就是把明火的火绳,变成了靠击打火石来迸出火花,从而点燃火药,产生推动动力。
燧发枪的威力,通过欧洲各国横扫全世界就能看出来,基本上在一百年之内都是无敌的。
如果再给柳铭淇五年时间,他就能通过制造出各种机床,给燧发枪的枪管里面拉螺旋纹,从而做成燧发枪的升级版——燧发线膛枪。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18323/816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