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叹气,自己在历史上的形象真的被坑惨了。
有些事,自己都得承认。
“我虽然是最后的大赢家,但是怎么说呢,大家似乎更喜欢项羽那种人设。”
刘邦觉得自己心态老好了。
……
“这就是作者的个人行为了。”
“比如您这种。”
“把您写成主角就是足智多谋,容忍度极高,智慧强大的类型。”
“但是把你写成反派的话,那就是奸诈无比的类型。”
“综合来说,都要看写书的人把您写成了主角还是反派。”
苏曦耸耸肩,无所谓的道。
“还有就是曹老板了,谁让三国演义以刘备当主角写的,无限放大刘备的仁义,自然就无限放大您的奸诈了。”
“再加上那句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您的形象很容易被设定成功的。”
如果你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书看了,那么抱歉,您的智商肯定欠费。
从三国演义中,关羽用的是关刀那一幕出来后,就代表这本书只是小说,不是历史书。
刘邦和曹操最大的共同点是啥?
那就是两人都倒霉的被人坑了。
史记汉初那一段,以项羽为主角写的,刘邦自然就是反派,不招人喜欢。
传唱度最广的三国演义,直接用的刘备当主角,曹操自然就是反派。
两人被坑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史记,说是把这书禁止了,但是史记依然流传度很广,很多人该看还是看了。
甚至于后世的大家都无所谓,毕竟写的确实好。
司马迁也确实厉害,为了写史记,走了浩瀚河山,寻求各种民间记载。
虽然很多人觉得民间记载的不清楚,不真实,但是很多东西,你是没有办法的。
就像司马迁那个时代去考察纣王历史一样,你不寻求一下民间的记录,你不问一下民间口口相传的东西,他能行?
纣王时代活下来的,有资格在青铜器上记载那段历史的家族,司马迁真不见得能在人家家里找见记载,人家真不见得会让他看。
这就是普遍的现实。
这也是华夏人看书,很少会去真正较真这件事是否真实发生过,更多的是去寻求书中的思想一样。
……
太皇太后张氏—
“所以很多时候追求的就是书中的思想。”
“就像三十六计一样,提到美人计,大家想到的都是貂蝉。”
“但是真去查貂蝉的话,这人存在吗?这就是一个问题。”
其他人也是点头认可,看书,更多的是看思想,而不是一昧的追求书中的真实性。
当你把大量精力放在较真上时,其实你就输了。
输的很可怕的那种。
……
武安君白起—
“聊到这里我就得插嘴一句话,三十六计那本书是真厉害,编写者大概是想拿这本书培养中层将校吧。”
“而且这书浅显易懂,对于大多数初学兵法的人都很友好。”
“神书一部。”
“而且这书我觉得最完美的地方,就是这书的思想,真的很棒。”
白起想到他第一次见到三十六计时,就惊为天人。
就是用一个又一个故事告诉你,一些计策是怎么来的。
你看孙子兵法大概率看不懂,但是你看三十六计,你可以简单的记下各种计策,然后照着故事去套就可以了。
行军作战,你看见一个美女,下意识的就会想到这该不会是美人计吧,我得小心一点。
敌人来了一个贼眉鼠眼的,给你送了礼物,又给你副手送了礼物,你下意识就该想到,他该不会是想用离间计吧。
这就是一部神书,在生活和行军打仗中都能用到。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19823/565045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