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黄底色的双头鹰国旗,遍地都是,每一个奥地利连队都会有一面国旗,除此之外还会有他们本身的军旗。
比起统一的奥地利国旗,军旗的样式就鲜艳多了,有的是主导军官拍脑子想出来的军旗,有的则是贵族指挥官背后家族的旗帜。
这个时代的军队上战场,都会携带一面国旗和一面具备个性特色的军旗。
只有美利坚那帮没有贵族的泥腿子,才会从头到尾只用一面国旗……
奥地利军队的军装清一色都是白色制服,中上层军官的着装则有不同的款式和颜色,尤其是他们戴着的帽子,一个比一个花里胡哨……
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对军装的统一要求只是针对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对于中高层军官的约束不是很大。
而更具个人特色的中高级军官军服,也可以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快速发现自家军官的位置。
什么?
你说狙击手的威胁?
抱歉,即便是精良的前装线膛枪,也就能保证200米的命中率,但中高级军官哪一个没事闲得,跑到前线200米距离内?
跑到那么近的距离,不用狙击手去猎杀,光是炮弹就容易要了军官的小命。
离得越近,火炮打的越准!
通通通~
在奥地利列兵展开之际,仅有三个步兵团的尼扎所部遭到了大量实心铁球的轰击。
正站成严密战列线的一名前排近卫步兵,胸口部位突然炸裂,一个血淋淋的不规则大洞出现在胸前,旁边的近卫步兵脸上顿时被喷上一层血花,被击中的近卫步兵晃荡着扑倒在地,吭都没吭一声!
不过更倒霉的是站在这名近卫步兵后面的那个近卫步兵,脖子以上的部位都已经消失不见,周围的近卫步兵满身都是红的白的残留物……
好在,这枚实心铁弹已经斜向上飞离了这个连队方阵,没有继续造成杀伤。
就在这时,激扬的战鼓声突然响起。
面对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奥地利兵团,尼扎自然不会留有预备队,将手里三个团的兵力都压了上去,在战鼓的鼓点声中,一边前进一边快速展开战列线排枪横阵。
三个团的兵力,随着与敌军距离的拉近,渐渐形成了四道横列。
同时,尼扎麾下的野战炮也开始发射,抬着臼炮的炮兵则跟在前面的近卫步兵后方数十米之外。
在尼扎身边则是卡尔给他留下来的一个团的近卫骑兵。
这是卡尔为了让尼扎在取得胜利后,扩大战果的部队。
不错,卡尔在开战之前就笃定尼扎必胜,区别只在于损失多寡罢了。
在野战中,卡尔坚信法兰西国防军可以对抗十倍于己的敌人。
这种自信或许有点盲目,至少反法联盟各国是绝不认同的。
但这也证明了法兰西国防军是一支多么骄傲的部队。
在交互射击的实心铁弹中,不断有前进中的线列步兵被杀死。
近卫步兵其实就是线列步兵,只不过是其中的佼佼者罢了。
后方的鲍利尤元帅手举单筒望远镜,骑乘在高头战马上站在一处小高地,瞭望着法军的单薄战列线,以及战列线后方只有两千骑兵保护的炮兵阵地,心里估算着双方战列线接近的距离。
在奥地利兵团第一枪打响之后,鲍利尤元帅立刻对着自己身后的骑兵将军下令道:“你带着你的所有骑兵,把法军的炮兵阵地给我灭了!”
“遵命,元帅!”
一阵军号声过后,数量比一个近卫骑兵团还多出一千人的奥地利骑兵,从奥地利兵团后方冲了出来。
骑兵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昂贵的兵种,哪怕是奥地利军队中,骑兵的规模也远小于步兵。
更不用说鲍利尤还兵分三路,试图将对面兵少的尼扎所部彻底吃掉。
砰砰砰……
已经抵近到百米之内的近卫步兵在对面的奥地利列兵开了第一枪后,第一排半跪在地上,第二排站立,猛地扣动扳机打出一轮齐射。
随后第一排原地站立起身,和第二排近卫步兵一起装填弹药,同时第三排和第四排近卫步兵从他们之间的空隙中走出,当第四排近卫步兵离开第一排近卫步兵大概五六步远的时候,同样是前排半跪后排站立,再次打出一轮齐射!
这种两列齐射徐进式战术,是当前欧洲最流行的线列战术,也是欧洲各国最常用的。
对面的奥地利军队同样是使用这个战术,只可惜他们仅仅在两轮齐射之后,前排的队列就开始变得不齐整,地面上留下大量尸体,不少正在装填弹药的奥地利列兵也被流弹击中!
面对这种齐射造成的混乱,奥地利军官不得不在大概五十步的距离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想要重新调整齐射的节奏。
然后就被对面近卫步兵一轮齐射打断了这个奢侈的想法……
这支奥地利兵团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冷静的部队,对面的法军伤亡虽然比他们略少一些,但这短短一分钟的交火,法军的近卫步兵已经倒下了上千人!
是对面六分之一的损失啊!
并且随着距离的拉近,这个损失正在快速扩大!
只是,近卫步兵们不在乎,他们仍然在一边前进一边开火!
这让奥地利兵团再也无法打出整齐划一的齐射,只能用自由射击来对抗,但这仍然无法阻挠近卫步兵的前进!
短短百米的距离,漫长的战列线上,近卫步兵倒下了两千人左右,而对面的奥地利兵团则倒下了超过三千人!
比起奥地利兵团中,一个连队退下,另一个连队顶上来的接力棒式的打法,近卫步兵则一直顶着巨大的伤亡稳步前进,直到距离二十步以内的时候。
“投掷手雷!”
在骤然变了节奏的军鼓声中,一枚枚手雷带着燃烧的硝烟,落入到奥地利兵团战列线的密集人群中!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1476/631428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