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许攸的最高追求应该是破坏规则,让自己凌驾于规则之上,在袁绍集团中是这样,在曹操集团中也是这样,这也是一种贪婪的表现。
至于财物方面,许攸是名士,以游侠闻名,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名士、游侠的道德标准和外在表现,许攸应该不是单纯的贪财之辈。
好在,关于许攸的具体情况,莫连山很快就能掌握,因为在重新修炼音波功时,莫连山已经恢复了部分精神力,已经有精神扫描的能力,这是打探情报消息最好的手段。
关于入仕袁绍,崔琰不置可否,但作为世交,崔琰还是问了“陈到”一个问题:“顺臣?忠臣?奸臣耶?”
在古代家天下的体制下,君主往往被看作国家、社稷的代表和象征,君倒则国亡,反君就是叛国。是否拥护君主,被看成是判断臣子是否爱国最重要的标准。
因此,从国家的角度,以比较宏观的视野,荀子把臣子分成态臣、篡臣、功臣和圣臣四类,苏秦、张仪等是态臣,李兑、孟尝君等属于篡臣,管仲和孙叔敖等是功臣,伊尹和姜太公等是圣臣。
但这只是一般的情形,所以荀子又从君主的角度,以中观的视野,把人臣分成顺臣、忠臣、谄臣、篡臣和国贼五类。
顺臣易。
服从君命,执行的结果对君主有利,叫做“顺”,这是大多数官员的常态。顺臣覆盖面广,里面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顺臣往往得不到君主的重用或欣赏。
荀子分析认为,君主对顺臣不满意,那可能是顺臣对君命响应不够快,不够雷厉风行;响应很快,君主仍然不满意,那可能是臣子缺乏恭敬之心;对君主满怀敬畏,君主仍然不满意,那是因为对君主不够忠心耿耿;对君主忠心耿耿,君主仍然不满意,那是因为臣子没有功绩;为君主做出了功绩,君主仍然不满意,那是因为臣子没有德行。
所以作臣子的如果没有德行,做事再敏捷,功劳再大,付出再多,都是得不到君主肯定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干的。臣子首先要有良好的德行,仅仅做一个听命于君的顺臣是不够的,应该努力做一名忠臣。
忠臣难当。
敢于违抗君命,但行事结果是对君主有利的,这叫做“忠”,忠又分大忠、次忠和下忠。
能够凭借自身高尚的德行推翻君主的决定,使君主不断向善,这是大忠,像周公侍奉周成王那样,就可以称得上大忠了。
能够凭借自身的德行使君主调整决策,并得到君主的信任,为君主所倚重,视作辅臣,这是次忠,像管仲侍奉齐桓公那样,可以称之为次忠。
用正确的主张劝谏君主,希望他改正错误,但触怒了君主,这是下忠,像伍子胥侍奉吴王夫差那样,只能称为下忠。
奸臣无耻。
服从君命但结果是对君主不利的,称作“谄”,用不符合先王之道的方式诱导君主,就是谄,用不符合先王之道的方式附和君主,则是谀。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1536/571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