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们绞尽脑汁编出了后两部,导致吃书严重,很多角色也降智了。故事整体构架虽然没有问题,不过细节上还是有过于牵强的。如果把无间道Ⅰ和无间道Ⅱ、Ⅲ放在一起看,可以明显发现剧情存在前后矛盾,甚至可以说是割裂的……
比如说电影中在倪永孝被黄志诚一枪爆头后,影片中的陈永仁眼神怒火冲天,下意识地便要扑向黄志诚和韩琛,明显想要把他们打死,为哥哥报仇,结果在无间道Ⅰ里又和黄志诚如莫逆之交,还卧底到了韩琛这边。
这是很不合理的,既不符合人物性格,也不符合剧情走向。
因为在倪永孝死了以后,陈永仁无论凭能力还是血脉的兄终弟及,都有机会成为三合会龙头,让帮派变成一个由警方控制的三合会,或者暗地里配合警方彻底摧毁三合会的势力,堂堂正正恢复警察身份,这是最符合利益的。
在这过程中,韩琛根本威胁不到什么,他在香港的势力早被倪永孝清除了,就算有泰国人撑腰,也绝不会斗得过血统正、能力强、根基深,加上警方暗中支持的陈永仁。
可陈永仁和香港警方偏偏脑筋碰线或者说编剧为了衔接《无间道Ⅰ》的剧情,只能硬生生让陈永仁放着卧底成黑老大这条康庄大道不走,反而向韩琛投诚,交出了全部地盘和人马,自己心甘情愿去当韩琛手下一个小弟,继续卧底,试图扳倒韩琛。
韩琛也是脑筋有问题,他害死了倪永孝,屠尽了倪家老小,还敢让陈永仁这个唯一的倪家血脉留在自己身边做事,简直是弱智中的弱智,他是真不怕陈永仁随时反水把他灭掉。
反观陈永仁,他也是真够勇,丝毫不怕韩琛把他这个倪家独苗顺手拍死……
还比如说,陈永仁在发现刘建明是韩琛派的卧底后,立刻走掉并与刘相约天台,来了一场个人英雄主义的决斗,却被韩琛派出的另一个卧底大B一枪爆头……这明显是电影为了设计高潮,为了悲剧而悲剧设计的桥段。陈永仁当时明明有一万种可以恢复警察身份,并揭穿刘建明的办法,唯独选了最蠢的一种。
以及在无间道Ⅰ影片开头,韩琛居然把几个卧底都召集在一起给他们敬酒送行,这操作堪称智熄,完全违背卧底单线联络的规矩。而在后续,刘建明那五个卧底一起喝酒践行,一起警校同学,一起卧底在警局,居然也能互相不认识……诸如此类的‘错误、硬伤’,无间道三部曲里还有很多很多。
最不应该的,就是倪永孝和韩琛这两个黑社会居然敢杀高级警司,而且采取的方式一个是汽车炸弹,一个是从高空把人扔下来,都是大庭广众下恶劣影响极大的。这真是自寻死路,黑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利益,是搞生意,不是玩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从他们做出这种举动之后,唯一的下场就是灭亡,没有别的结果。
实际上现实里的香岛,不论什么时代,黑社会也不敢动警察。两者地位差距非常悬殊,哪怕被最低阶的巡警扇耳光,最嚣张的帮派成员也只能服服帖帖的站着。
那些O记(全称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的探长时常就会把各堂口的老大叫过去,当着其小弟的面把他们老大训的跟狗一样。
所以,无间道这部电影,全都是编剧构架的玄幻背景,用来体现黑白对抗,善恶对立,卧底两难心理用的。当然,这就是纯属和电影战设定了,鸡蛋里挑骨头,来一句架空位面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以电影来说,戏剧性和逻辑性上找到完美的组合是相当困难的事。所以妥协之下,从商业角度来说,当然是戏剧性更重要,后者可以部分被舍弃。”
李寻安挑了一堆电影中大大小小的剧情漏洞和硬伤,听得陈永仁头皮发麻,最后还做出了总结。
“而真正的生活嘛,很复杂,比电影更讲逻辑,也更荒诞离奇。当然不是编剧和作家那贫瘠的大脑所能描绘出来的,你说是不是?”
“……嗯。”
陈永仁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又望向窗外,扯动嘴角露出一个不是很由衷的笑:“陪我出去逛逛吧?难得来一次。如果可能,我其实挺想看看现在的香港,还有那个长得和我一样的演员。”
李寻安不置可否:“皇家警察陈sir,你没有港澳通行证,所以就不要多想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2354/54825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