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744 大战

还有阿济格,阿巴泰,他们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清亲王贝勒,原本也都是合适人选……</p>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不由得便叹气了。</p>

济尔哈朗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他要守海州,更为紧要的地方,没法去草原;</p>

豪格的话,地位身份是绝对够的,但是这个人有点蛮,不适合独当一面,最为关键的是,豪格对于皇位一直耿耿于怀,要是把他派去了草原,指不定搞出什么幺蛾子,不稳妥!</p>

想到这个,多尔衮就想起豪格还假装大圣皇帝附身的事情,脑海中就直接将豪格人选剔除了!</p>

想来想去,最终多尔衮看向底下站着的一个年轻人,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爱新觉罗·褚英的第三子,如今已经是多罗贝勒的爱新觉罗·尼堪。</p>

尼堪如今已经三十七岁,在大清的年轻一代中,算是能力最出众的了。比上不足,那比下绝对有余的。</p>

没有其他可用人选之下,多尔衮最终选定了尼堪前往草原,并且临时封了尼堪为多罗郡王,爵位仅次于和硕亲王了。这么一来,尼堪面对草原各部族的时候,身份地位也已经足够。</p>

如果他这一次能在草原上有所作为,完成预定目标的话,就算加封为和硕亲王,都不是不可以的了!</p>

最终,多尔衮派了尼堪领一万骑军作为他的直属骑军,前往草原协调各部族,整合各部族的牧场和精锐军队,对抗明军的侵袭。</p>

对此,尼堪也第一次独领一军,信心满满,甚至夸下了海口,完不成摄政王交代的任务,就提头回盛京。</p>

他却不知道,如今草原上指挥骑军拿东部蒙古部族练兵的,是在原本历史上,踏着他的尸体名垂后世的李定国。</p>

商量完了草原上的事情之后,根据洪承畴的提议,最好是在宁锦一线,也对明国展开打击,这样才能打乱明军的进攻节奏,变被动为主动。</p>

可是,这又是一个让多尔衮头疼的事情。</p>

要想攻打宁锦一线的明军,并且能打疼他们,这样才能打乱明军的进攻节奏,这谈何容易啊!</p>

虽然说,大清如今在北方开荒种田,粮草方面,确实是勉强够用,也能承担一次战事的消耗;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今的明军,那是兵精粮足,绝非当年的关宁军可言了。</p>

按照多尔衮的预测,他其实一直以为以关宁前线的明军实力,是可能会进攻海州并且进而觊觎辽阳等地,但是没想到的是,关宁一线的明军一直按兵不动,也只有吴三桂所部在朝鲜打倭军的时候,才有羊动牵制了大清一下而已。</p>

缺乏关内的消息,让多尔衮很是难受,也不知道明国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打算?</p>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宁锦一线的明军,真得算实力雄厚,周遇吉、刘文秀、阎应元等将领,都是非常能打的。</p>

多尔衮有点担心,如果只凭大清的兵力去攻打宁锦一线的明军的话,没有足够的优势,可能会打得两败俱伤,这就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p>

或许,就希望倭国那边多出点兵?</p>

他正这么想着呢,就听到手下来报,说倭国大目付柳生十兵卫已到盛京城外。</p>

这个柳生十兵卫,之前比武的时候来过一次,有点嚣张,被大清教训了之后稍微好了一些。不过就多尔衮来说,印象不是很好。</p>

可此时,听到柳生十兵卫来了,顿时就大喜,二话不说,立刻领着大清的亲王贝勒,高规格出迎。</p>

他万万没想到,柳生十兵卫竟然也是来商量出兵攻打明军的事情。</p>

这一下,王八对绿豆,双方就对上眼了。</p>

听说倭国这边能出动至少三十万军队,这让多尔衮是喜出望外。</p>

大清这边,满打满算,一共也只有十来万军队而已,这下好了,至少在兵力上是足够了。</p>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三十万倭国军队的粮草,他们自己拿不出来,还是需要大清这边提供才行。</p>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5542/12391273.html

本站地址:shenhaiyujin.com
最新小说: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华娱太子爷!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