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项羽,显然已经是完全放弃了之前的那些仇恨和权力,他知道,要是自己想的话,他自己一直就是可以过这样的生活的,但是要是不经历那些磨砺,他也不会知道这样的生活可能才是他最应该想要的。
项羽这个时候对于嬴高对大秦的管理几乎就只有祝福了,在他挂着郡守却不真正的处理郡中事务的会稽郡,百姓的生活已经不知道比之前自己生活在这的时候强了多少。
本来的大秦是什么样,正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是现在的大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兴盛,但是百姓却并不苦,和任何时候相比都是不苦的,反而就算是之前那些万分困苦的百姓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都是十分富足。
项羽只知道一点,那就是纵然自己在带兵打仗这件事上面有着再多的心得,就算是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人,肯定也是不会有现在的嬴高做的好的。
项羽有的时候甚至有了一种他自己认为十分荒谬的感觉,那就是嬴高不管是从哪一方面上来说,好像都比他们这个时代的人聪明了不少,有多少他们完全都没有想到,甚至也不可能想到的事儿,嬴高人家就是给你想到了,而且给你做出来了,就像发现了一个西域,知道西域的另外一侧就是孔雀王朝这样的事儿,项羽就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到,他相信不管是孔雀王朝还是塞硫,也都想像不到大秦这么个地方的存在,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会让项羽和韩信到了孔雀王朝之后直接打了人家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孔雀王朝的君主是舍利输伽这么一个啥都不是的人,大秦往外走的第一步才会如此的顺畅。
“和嬴高此人作对的人,怕是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啊……”
项羽看了看虞姬,对着咸阳城的方向感慨了一句,这是他跟嬴高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才说出来的一句话,也是他对于嬴高的认可。
听了项羽说出这样的话来,虞姬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她知道,项羽之所以能够这么说,完全是他的心里已经不把自己比不过嬴高当成是一种耻辱了,这样的项羽才是他想要的项羽。
对于嬴高来说,虽然他不知道,但是事实就是项羽和舍利输伽,安条克三世和腓力五世一样,对于他都是彻底的服气了。
他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闲心去关心别人对于自己是不是服气了这件事,而是在想着大秦的变革问题。
大秦的律法和政策之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嬴高在当了皇帝以来一直考虑着的事儿,但是却只发布了几条新政而已,那并不是嬴高不想要对大秦的内政进行大的改革,而是时机未到,外部不管是匈奴还是孔雀王朝还是后来的塞硫和罗马人,都是有着不小的外部干扰的,那个时候百姓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都集中在外部的战斗中,朝中的官吏甚至是嬴高自己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些事情上面,所以绝对不是改革内政的好时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外部已经全部都对嬴高,对大秦俯首称臣了,嬴高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他当上大秦皇帝之后的最顶峰,再加上这几年咸阳宫的朝堂上面不少代表着老秦贵族的官吏都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而且他们的子嗣想要当上大秦的官吏,那可是得经过科举的,通过近年的科举,还有不少的平民子弟都成为了大秦的后备人才,这些都让嬴高比之前多了不少的底气,不然的话,他怎么能有想一出就做出一出呢。
其实出巡燕国故地只不过是嬴高一个试探性的举动罢了,嬴高想要用自己往燕国旧地移民的这件事来探测一下自己麾下的官吏在自己命令之下的执行力到底如何,结果证明这些人的执行力还是十分强悍的,这也为嬴高的下一步行动铺好了路。
西域之地的异族往燕国故地移民的这件事结束了之后,嬴高在朝堂上面大大的把相关的官吏们表扬了一番,看着不少朝臣脸上那喜滋滋的笑容,嬴高几乎都能够猜出来这些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无非就是想这回皇帝该折腾的也折腾完了,该好好的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吧?
但是这一番表扬过后,嬴高就立刻脸色一变,开始了自己的另外一个重大议题。
“如今的大秦,朕已然是将其更改成为了一个开明开放的王朝,正如诸公所见,不管是何处的王朝都想要到我大秦的地界上来,都想要成为我大秦的百姓,朕不会挡着这些人成为我大秦百姓的步伐,这些早在朕决定征讨他们的时候朕就已经想好了,若是将他们投靠朕的脚步封死了的话,那么只能增加这些人对于大秦的怨念。”
这一下子,就相当于是给大秦之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了,那就是不光这一次因为发展燕国旧地需要把异族的人召集进来,以后的话,这种事情在大秦的地界上只会是常态,因为大秦现在显然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状态,想要把这些地方都给装满了人的话,肯定会有大量的异族人进来的。
嬴高的这个说法,其实让不少官吏心里面都并不是非常的舒服,但是他们也全部都是不敢吱声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心里面的缘由要是说出来的话,除了引起嬴高的暴怒之外不会有任何的改观。
嬴高扫视了一圈,发现果然是没有人对于这件事提出什么反驳的想法,心里面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这要是放在自己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这样的一句话肯定是会被那些人给轮番轰炸一番的,但是现在,显然是不是那个时候了,自己的脾气已经完全被这些老油条们给摸清了,基本上是个官吏都知道不能当面跟大秦的皇帝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特别是你的意见要是以你自己的利益为重的时候。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564/57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