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康熙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亲笔手书,治隆唐宋,对朱元璋进行了跪舔式的吹捧,同时在回京途中,还前往曲阜,拜谒孔庙,这两次拜谒用的都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康熙这么做,自然是笼络人心,但是其深层的意思还有更多。
康熙曾经拜谒黄帝陵,并且亲自写了一段祭文:自古帝王受天显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成功盛德,炳如日星。
意思就是历代皇帝都是奉天承运,革故鼎新,江山代有人才出,虽然时代不同,但是都能各领风骚数百年。
康熙后来开博学鸿儒科也是这个意思,他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想告诉世人,明朝,可不是我灭的,是李自成灭的,为什么会被灭呢?因为明朝气数已尽了,需要更迭。
历史上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不灭的朝代么?没有。
所以,这只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重演,诸位可不要视而不见。
再说,你们汉家视为命根子的儒家文化在我这一样重要,所以,大家都来好好学习吧。
清王朝能够坐稳江山,康熙皇帝功不可没,这套龙拳打的漂亮!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被忽悠了,康熙这举动确实笼络人心,但是,还没说到点上。
这个时候,雍正又即位了,正好出了个曾静案,曾静就抛出了这套夷夏之防理论,于是雍正皇帝摆事实讲道理,终于使曾静认识到了自己狭隘民族主义的错误观点,于是雍正趁机保留胜利果实。
雍正皇帝认为华与夷不应该用地域来划分,而应该用文化来划分。
夷狄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圣德乎?意思就是夷狄只要接受了中华文化,那就是中国,中国没有了中华文化,那就是夷狄,华夷是可以转化的。你要那么说,舜、周文王都是夷人,但是人家干的不出色么?那既然华夷没有区分,凭什么你满洲人做皇帝呢?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从来为君上之道,当视民如赤子。
雍正皇帝认为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别整那些没用的,谁有德行谁干皇帝,谁有德呢?我有!
雍正皇帝的逻辑是:华夷区分标准是文化,文化是一体的那就没有华夷之分。
既然没有华夷之分,就谁有德行谁做皇帝,我有德行我做皇帝。
我大清朝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得国很正。
完美的论述,说的棒极了,雍正皇帝认为中外一体,华夷一家,咱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干嘛这么外道呢。
这个时候,雍正皇帝体现出了满汉一家亲的思想,既然都是一家人了,那么满洲自然也就是华夏子孙的一员了。
雍正皇帝说的理直气壮,还顺手把曾静的精神导师吕留良拉出来给鞭尸了,还附赠大礼包,把他的家人、学生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还来了一拨文字狱。
满清到底还是有点心虚,于是乾隆即位了。
在乾隆皇帝看来,既然是华夷一体,那么咱们就是平等地位,德行这个东西,太虚幻,得整点具体的。
所以乾隆皇帝就抛出了他的观点,正统论,标准就是谁入主了中原,谁就是中华的正统,不分华夷,你行你也上啊,我给你机会了,但是你不中用啊。
乾隆越说越生气,以粪坑里扔石头,激起公愤为由,把曾静给杀了。
顺便将文字狱推向了**,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杀头!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杀头!
总的来说,尽管康雍乾三朝皇帝很是理直气壮,但是面对不断起伏的抗清斗争,统治者们还是很心虚。
明着当华夏子孙,其实是把华夏当孙子。
特别是晚清时期,一直在重用汉人与防范汉人之间摇摆不定。
后代几任皇帝满汉之分越来越明显。
因为不自信,凡是敢站出来说华夷一家亲的,都是大一统的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喊出“华夷平等”的皇帝。
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而且本身唐太宗就有鲜卑血统,明太祖与明成祖也反对视夷狄为禽兽,认为华夷本一家。
就是这么自信。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满清贵胄们,可是越来越不中用了,干啥啥不行。
以前康乾盛世,满洲还有能打仗的将军,可是到了晚清,就剩一个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还是蒙古人,还死了,剩下都是汉人武装将军了。
这个时候,满人才有点慌了。
理论再充分,架不住大家不这么想,所以才有了慈禧的那句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华夏不华夏的不要紧了,保住祖宗基业才最重要,这个时候的满人已经没有开国时代的豪情壮志了。
在华夏问题上,慈禧表现出了高明的政治手段,装孙子。
既要重用汉人,又不给实际权力,谁都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在这个问题上,满人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真没底气了。
慈禧忽悠手段实在高明,明明内轻外重到这个局面了,还是能保持平衡,然而大厦将倾,康乾在世也没用了。
所以皇族内阁一搞出来,天下哗然,说了半天,你还是想玩把别人当孙子那一套。
清王朝的统治者,本意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就是华夏子孙,但是,实际行动上又把别人当孙子,后来,自己不行,又开始装孙子。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武昌一声炮响。
不管清王朝统治者是否自认是华夏子孙,但是满人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员。
他们自己也这么看。
现在努尔哈赤不甘心的是败在的是韦宝手下。
如果今天如此强势,能把他逼到了山穷水尽地步的是大明朝廷,努尔哈赤早就不再纠结那么多了,乖乖低头当孙子就是了,只要能保住性命,保住不将族人分开,其他都好说,这两点将是努尔哈赤的底线,至于钱,都拿去吧,大明的军队要是到了宝军这种规模和这种武力值,还打什么打啊。
但韦宝是什么啊?
韦宝虽然被大明朝廷封了爵位,却只是一个不被看重的侯爵,因为魏忠贤手里出去了不少爵位,所以没人认为值钱。
而且大明的爵位本来就不值钱,别说爵位,大明因为有一大堆的朱姓王,连王位都不值钱,更别说爵位。
归根结底,努尔哈赤不甘心的地方是,韦宝只是一个地方势力。
自己没有被大明王朝给干挺,甚至还隐隐有将大明王朝干挺的趋势,可谁曾想,自己被一个辽西的少年没两年就干挺了,这应该找谁说理去?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570/57763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