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不住在鸿胪寺,而是住在秦府,并且日常行走根本不顾及朝廷和大理的体面,想怎样就怎样,实在有失体统。
这话传到了陶季辅耳中,他让人传话给那些大臣,你这话可敢当着秦凌云的面说?
若是不敢,就闭上嘴,小心祸从口出。老老实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看不见就行了。
这话一出,再无人敢置喙此事,大家统一的闭上了嘴巴,只当不知道。
唯一无聊的可能就要数金妍姿了,不过她此时已为人母,孩子又小,整日里在家中陪着孩子也不会觉得太过无趣。
对于吐蕃的战事,乾朝上下都保持着一致的沉默。
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吐蕃比邻乾朝,如今秦凌云亲自过去引爆他们的内战,乾朝众人自然乐得看他们自己削弱。
包括让姚奇领临安军前去堵截,都出奇的无人反对。
只是后续没人想到铁木真会横插一杠,居然又玩起了老套路,以西夏为威胁调回临安军。
至于秦凌云这之后在高原的一系列操作,三权分立这些,乾朝上下无人得知。
秦凌云也没告诉任何人,毕竟这事若拿到乾朝来说,就是大逆不道。
削弱王权和统治阶级,以律法来治国,这在儒家学士看来无异于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这事法家才会干出的事,这是要掀翻儒学正统!
当然,这事相瞒也瞒不住,迟早会被乾朝的人得知,只不过等他们知道,吐蕃估计已经彻底稳定,起码是表面上稳定了下来。
到了那时,秦凌云会以另一种方式来告诉乾朝的众人,法家治国,并不比儒家那一套要差,可能还要好上不少。
而且他在吐蕃推法家,关乾朝什么事,他们根本管不着。
至于有人是不是会猜到他此举别有用心,呵呵,猜去呗,只要跟王珏解释清楚这件事的始末以及由来,底下的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秦凌云回到大理的同时,他的信件也送到了临安。
王凝雪等人的临安之行便彻底宣告结束,父母亲人依依不舍的挥泪告别,王凝雪的母妃甚至得到了王珏的首肯,让她出宫送行。
这一别,再相见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亦或者这一别就是永别。
王珏不能亲自来送行,自然不会阻止王凝雪的母亲前来。
元烈阳今日也特地请假不上朝,陪着元夫人一起为女儿送行。
临安城外,在临安军的护卫下,王凝雪与元瑶二女哭得成了泪人。
“母妃,女儿不能在您身边时刻尽孝,望您多多保重身体,莫要为女儿担心,我在大理一切都好,夫君爱护,儿子乖巧,勿要担忧。”
“爹爹、母亲,女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往后女儿不在身边,千万保重身体。将来若是得了机会,女儿定会再来临安尽孝。”
几位老人眼含热泪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然后亲手将他们送上马车,目送着他们的离去。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去,又何止千里。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5954/1137517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