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恒生这一席话,让无忧震惊不已,竟真有此事。难怪之前听尾芒山下的村民说过,县衙已经好几年没有县令大人了,最大的官就是鲍家的女婿刘县尉。
原来自十年前开始,岐阳县衙每任县令都不得善终,不管是否清廉都逃不脱宿命。
十年前的一任县令卒于公堂之上,接下来的一任县令突然疯癫,再接下来的一任县令自缢于明镜高悬匾额之下。
更诡异的是,这三任县令都在任职将满一年的时候出事了。朝廷和州府也派人到此调查,均已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
此后七年,几乎再无一人敢接任此地县令之职。其实在六年前,还有一位新县令偏不信邪,来此地上任。但是,半年之后就到了快崩溃的边缘,不得已通过家族关系迁任他处了。
此后,岐阳县衙被传为仕途的坟墓。
岐阳县成为雍州府政绩的一大污点,连损多位县令,严重影响了本州的声誉。为了不再扩大这种不良影响,于是不再强迫官员到此任职。因而,此地县令之职已经连续空缺了多年,连县丞也没有。县尉成了此地实际的父母官。
不过,私底下,雍州府还是下了重赏。
有文书承诺,谁能在岐阳县平稳担任县令三年,品秩升一级,也就是由七品升为六品。若出事,则算白死,只会当成病亡来向朝廷报备。
但无人请缨,于是标准降为两年,最后再降为一年,还是无人尝试。
虽说一年就能升一级,不可谓不迅速,但没人愿意拿性命作赌注。雍州府曾经还想把岐阳县的八品县尉提拔为县令,但刘县尉也拒绝了。其实对刘县尉来说,即使他不当县令,他也是实际的岐阳县一把手。
最近,雍州府负责本州士子选拔的大中正转变了思路,他希望一些出身寒微的新晋士子能接任此职。
新晋士子一般不可能起步就授予七品县令一职,少说也得几年,甚至多年也混不到这个品级。这种诱惑对一些新晋士子来说,是有一些吸引力的。特别是出身寒微之士,虽跻身仕途,但有人穷其一生也无法晋升为七品县令。
本朝虽说已经有科举纳士这种入仕新途径,但是九品中正制还是主流。
在这种制度下,朝廷有一位一品大中正,掌管天下士子的前程。
各州至少有一位二品大中正,负责本州士子的前程,也会分设多位四品中正同知。每位中正同知统管多个县,而各县一般会有一位七品中正。
其实这些负责士子选拔的中正官员,大都是兼职的。比如朝廷大中正,多由统管各部的中书令兼领,中书令也就是宰相。
各州的大中正,则多由该州主官兼任,并任命他的幕僚或属官为中正同知。很多州的大世家家主也被授予中正同知一职,可见大世家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705/61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