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肚松脆,因切得很细,吸饱汤汁后格外入味。可能因为用了较细的碱水面,口感有嚼劲却不夹生。
自制的辣油咸香辣兼备,但加了辣油之后的汤底较咸。如果喜食清淡的,记得加辣油要适度。
隐藏于居民区内的一家小馆子,经受住了本地食客们挑剔的味蕾考验。店面狭长拥挤,但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
皮肚切得很大块,嚼劲十足。面汤熬得泛白,咸淡适中,辣油香而不辣。面是机器压的碱水面,口感十分硬正,不习惯硬面条的,可以先吃浇头,待面泡软些再吃。
店面很大,尽管打扫得马虎,但环境还算过得去。吃面的食客络绎不绝,和陌生人拼桌是家常便饭。店内有很多励志标语,倒是别具一格。
面条劲道,最合喜欢“戗面”的老金陵口味。自家熬制的辣油更是辛香给劲儿。猪肝和肉丝都汆得嫩滑,但最大亮点还得数自制的皮肚,紧致Q弹,吸饱汤汁,一口咬下鲜甜四溢,两个字:“摆的一米!”
相传在三元巷一带,有个寡妇为了营生,在街边开了个面摊讨生活。面做得好吃,性价比也高,名气很快传了开来。小面摊也没有名字,食客们就因煮面的是个寡妇,而渐渐称其为寡妇面。因为生意红火,陆续有跟风者开出了多家“寡妇同款”。
在众多竞争者里,祁家面馆是最有可能的寡妇面嫡系,开业至今已经54个年头了。
第一次去探店时,店家还在傲娇地夏休,不死心地二次探访,出租车司机师傅听说是去祁家,却皱起眉头说:“他们家啊?老早就不好吃咯。”
牛气的老字号,自然不能指望服务。但一碗刚出锅滚烫的面条,还得食客自己端着楼上楼下找座位,终究有些说不过去。
口味也没能让人回心转意。汤头不入味不说,我们点的这一碗面条,似乎就没煮熟。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运气不好。后来问了几个土著朋友,也都普遍反映吃到过夹生的面条。
皮肚量大,大概是仅存的一个亮点了吧?
其实最早的南湖中华面馆,因为仿品太多,已改名为“民间味道”。如今市面上冠着“南湖”名号的,反而是隔壁老王的孩子。我们挑了太平南路的分店尝了尝,居然吃到了酸掉的猪肝,叫来服务员,也一点不当回事。去金陵吃皮肚面的,当心别踩雷了哟。
每个老金陵心里,都有一家最熟悉的皮肚面馆,里面的氛围永远热火朝天。妆面精致的OL小心翼翼不让汤汁溅上白衬衫,同桌的金项链、黑墨镜大哥却呼哧呼哧地吸面条,背着书包的学生被母亲催促地三口并作两口,一旁身穿太极拳服的老太太则慢悠悠地摇着蒲扇,还不忘叮嘱店家一句:“辣油给我多摆点儿啊!”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820/65463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