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来呀。你说,百姓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苦呢?”
“陛下,臣以为,百姓生活困苦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地呀。自己劳动一年,上交国家一部分,再交一些租子,就基本上剩不下什么了。如果他们有了土地,就不一样了。可是,大明的土地就这么多,百姓有地了,勋贵们就没地了。哎,难呀。”袁应泰摇摇头,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我轻轻点点头。有理呀。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大明的江山都要靠这些勋贵们支撑着。如果他们撂了挑子,大明这台机器立马瘫痪。可是,如果百姓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饭吃,前世的大明就是最好的写照。看来,要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平衡,不异于在走钢丝呀?
我沉默,袁应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一路上,只听见呼呼的风声。
我并没有回紫禁城,而是来到了通州。好不容易出来了一趟,不见见徐光启我总觉得心不安。而且,有些事情,我必须要和徐光启商量商量。甘薯的培育、种植也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徐光启还是老样子,精神矍铄,满脸笑容。来到密室之后,君臣见礼。
“老先生,甘薯的栽培怎么样了?”我直奔主题。既然改变不了土地的分配,那就改变土地的亩产量吧。多多少少还是会解决一点问题的。
“陛下,一切顺利。我们修建了一间暖房,薯苗已经开始培育了。不过,燃料有些缺呀。所以,数量有些跟不上呀?”
燃料?我有些转不过弯来。用什么当燃料呀?不是煤吗?不对呀,大明对煤炭的开采还很差劲呢?我一拍脑门。哎,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当初,我选中门头沟,不就是因为我知道哪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吗?看着那些灾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怎么忘了让他们开采煤炭取暖了。看了,这一段时间,真的让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给整蒙了。
“哈哈哈。”我放声大笑。徐光启被我笑蒙了。他疑惑的看着我:“陛下,您怎么了?”他有些手足无措了。堂堂皇帝如果在他这里犯了羊角风他可担待不起。
好半天,我止住笑:“老先生,我忘了一件事情。刚才有你提醒,我想起来了。走,带上所有能带上的人,拿上家具,和我一起再回门头沟。”
说完,我迈开大步向外走去。徐光启赶紧跟上:“陛下,您慢点,我这就召集人手。大来,快,你把所有的人都叫上。”徐光启有些手忙脚乱。
“陛下,你等等呀。给点时间,让大来去召集人手,你和老臣说明白呀。老臣还糊涂呢?”
(本章完)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29888/683941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