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锦书道德论
“第三十三章这段话是简简单单的四句话构成,断句方式极为容易。”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
“第三十三章作为道篇,阐述了生活中的智慧与哲理。四句话语可以将这段话表述清楚。这译文大致如此。”
没有在讲位上停留,秦无敌绕到了秦深身旁开始讲解。
“知人善用的人是智慧的体现(机智),自知之明的人是聪明的表现(明智)。
战胜别人的人是实力的证明(强力),战胜自己的人是坚强的明证(毅力)。
知道满足的人是过着幸福的生活(富足),坚持不懈的人是心怀远大的志向(志坚)。
不(颠沛)流离失所的人活得更长久(安定),死之后也被念念不忘是寿命的延续方式(长存)。”
很轻松的课程。根据自己的感觉,秦深今天不紧不慢地继续认真记录着。
秦无敌驻足站在一旁,依然是静待秦深记录完成后,方才继续为秦深剖析起这篇文章。
“立论,行文讲究先立意,后筑筋骨皮肉。此篇通篇全部是论点,或是论据,却被拿来单独成篇。
乍看之下,如果强行为本篇找一个中心主旨,显然是不太合适。八句话,分为八小点相对独立的论点来看待,会相对自然些。
但,其实不然。本篇独成一章,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有其深意在其中。
…我们先看本篇首句。首句讲的是明人。聪明之人,能看到别人的优劣长短,是谓其能知人。知人善用,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所具备的条件。凡事不需要亲力亲为,就能做好,无为而治也。
紧接着的是明己。明智之人则不仅能看见别人情况,还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情况。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弥补短板,可以避免覆辙。了解自己的擅长方面,可以精益求精,可以因势利导。自知者,趋吉避凶,处事得法。
这明人、明己,说的是心智。
……
再下句则说的是胜人。胜于他人者,是实力之表现,强者的证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健的体魄,是获胜的基础条件之一。成王败寇,则是这世上对胜者的形象诠释。而胜者不骄,骄兵必败,经验之谈也。
此后续则是连以胜己。能够突破自己的极限,是更为优秀难得的强者。相比胜于他人,战胜自己更是成长的见证,也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想要不断挑战胜己,离不开坚定的意志与健康的体魄。厚实的积累,是达成质变的基本要素。
这胜人、胜己,说的是身性。
……
再续则论的是知足。何为知足?之前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满而不溢,胜而不骄,强而有所不为,是为知足。知足何富?有而不失,存而不去,皆为己有,故为足富。欲无穷而生有尽。知道满足而止,方为真富。所以心贪者贫而流之其外,知足者富而留于其内。
再晋之则为联关远志。恒者坚毅,不屈不挠,坚持者胜,此可谓品行坚强,知行合一。是以坚强前行者,志不止于此也。人皆有欲,何以强者谓志之?心之高洁者,不恋于眼前。欲浮于一时,而志行于一世。这是富足且长远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这知足、远志,说的是行止。
……
再接继,则道的是久安。富强久之,人有所居。居荣繁之,团结安定。当平安定居,丰衣足食,人想要的长平久安也就实现了。这种没有战争,相互间平和相处的状态,相对那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四处流浪的情况,能让人活得更好,也更为长久。
最后则可预之于寿考。长寿久矣,有谓之死而尚存。死而亡矣,何以曰寿?其草青青,其雪皑皑。枯荣野草总不尽,冰雪融消再见时。其形虽死,其神依存,故不忘者,虽死犹存。此等情形,皆如其命延而有续之,可归于其寿尚存。故可曰,身死而有余骨,树死而有余玉,人之死而名可余存。
这久安、寿考,说的是人生。
……
这人生一世,所求为何?”
秦无敌虽然在上课之时特意留了时间让秦深思考和消化其中的内容,但秦深还是在草庐之中一个人静静待了很久。
‘人生在世,所求为何?’
秦深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草堂之中。
“秦深哥哥,今天怎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见秦深愁眉不展,琼尼忍不住出声询问。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0505/728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