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就回话道:
“回父皇。”
“这事吧,说来就巧了。儿臣随李军神前往突厥采风,但是漫天戈壁草原,实在是无趣的很。于是儿臣就自己找了条路,去到了突厥王庭。”
“你还别说,突利那只……可汗还是非常好客的。”
“听说儿臣来自长安,死皮赖脸非要跟着来。说大唐帝国乃天下第一强国,长安富庶,冠绝天下,非得来看看。”
“儿臣心想,我大唐广纳四海之客,来就来吧。”
“但是儿臣又怕他迷路,只好勉为其难,向李军神告假,亲自送突利来长安了。”
额……
殿下你在说什么?
突利好好的突厥可汗不做,要来长安做阶下囚?
虽然大家都知道,殿下是胡说八道。
但是却没人指出来。
谁看不出来,殿下正和陛下在唱一出双簧呢!
李世民很满意的道:
“如此甚好。既然突利可汗已经到长安了,就交给大理寺招待一下吧。也不能显得咱大唐失了礼数。”
嗯?
招待外宾不应该是鸿胪寺的事情么?
怎么分派给大理寺了?
李世民没有细问李奇是如何深入突厥腹地的,这种事情,到时候李靖的战报里自然会如实呈现,听李奇这里胡说八道,也不知道哪一些是真,哪一些是假。
他顿了顿,又道:
“奇儿,你既然回长安了,便不必再赶赴突厥战场了。”
“这一趟跟着李靖,也算是见识学习到不少东西了吧?就留在家里,好好沉淀消化一下。”
李奇本就不想再出去了。
听见这话,自然是配合得十分完美:
“儿臣遵旨!”
交割完突利,李奇终于回到府中。
只是刚刚踏进府门,便听到一声熟悉的“二哥”传来。
然后李奇就看见,李丽质和武如意两人,携手从西厢房的院子里走了出来。
这是什么节奏?
丽质怎么会住在贤王府?
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奇愣了好一会,才不解的道:
“丽质,你……”
李丽质抢答道:
“你不在家,我在宫里闷得慌。所以就和父皇说,要出来找武姐姐玩啦。”
李奇愕然:
“所以,你告诉父皇,武姑娘在我府上的事情?”
“对啊!”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不能告诉父皇?
李丽质天真的看着李奇。
只见李奇脸色变了变,然后问道:
“父皇可有说什么?”
李丽质想了一下,老李那天似乎并没有说过多的话,“父皇没说什么,就派了一队金吾卫送我过来。”
李奇心中稍微安定。
看样子,老李对武如意应该并不感兴趣啊。
也对,人都没见过,哪来的兴趣呢?
不过这个名字还是尽量少出现在老李的面前,免得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想来看看了。到时候看一眼,看出事情了,算谁的?
想到这儿,李奇才道:
“丽质啊,父皇公务繁忙。你没事少去打扰他老人家。”
“嗯哼~”
李丽质不置可否。
她奔过来,挽着李奇的手,道:
“你从突厥回来,给我带什么礼物没有?”
李奇很遗憾的道:
“本来是带了个大礼,但是父皇把那份大礼送给大理寺了。”
“大礼,大理寺?”
李丽质不解:“二哥,为什么大礼要送给大理寺?”
李奇很正式的答道:
“因为大理寺,就叫大理啊!”
李丽质被李奇搞得有些头晕,她挠了挠头,道:
“哎呀,我不管了。”
“你既然回来了,今天咱们就去长安街逛逛吧?”
跟着李奇出去,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不过,李奇今天并不想逛街。
他摇摇头,道:
“我刚刚回长安,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这样吧,等几日,等二哥忙完这几日,一定带你去东西两市,咱们放开玩、放开吃、放开买。”
“一言为定!”
李丽质伸出手指头,李奇只好勾了上去: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老乌龟。”
回到自己的后院后,李奇终于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
他很快就把王勃和孔颖达两人叫了过来。
算下来,这得有大半个月时间了,这两位才子总该折腾出一些东西了吧?
孔颖达手上拿着一份文稿,恭敬的递了上去:
“殿下,这是属下和子安一起商议的《长安日报》创刊号全文,请殿下过目。”
李奇接过文稿,细细研读。
不得不说,王勃的才华真不是盖的,用来写社论真是有点浪费了。
不过,为国做贡献,也谈不上什么浪费不浪费的了。
“论吏治的分权管理?”
“长安宵禁的取消试行办法?”
“大唐外交邦国策略之一二?”
李奇细细读下去,发现孔颖达和李奇两人,的确是下了苦功夫。
就这份报纸,拿到朝堂上议论都完全不跌份。
当然,要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且乐于传播的道具,就还差了点东西。
读完后,李奇才抬起头。
见孔颖达和王勃满怀期待的看着自己,李奇赞许道:
“非常不错。”
“二位的大才,放在这小小的长安报社实在是有些委屈了。我答应你们,等咱们长安报社支棱起来后,二位若想入朝为官,本王一定大力举荐。”
孔颖达和王勃连忙谦逊的道:
“属下能够跟着殿下,做这么一份前无古人的壮举,已经心满意足。”
只见李奇点点头。
然后转折道:
“不过嘛……”
孔颖达和王勃一听这个不过,立马就精神一震。
果然!
还是有问题,殿下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
而他们两个,来来回回琢磨了十几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敢把这份《长安日报》递到李奇的手上。
还是嫩了些啊!
李奇笑着道:
“你们俩也不用紧张,这份报纸的内容很好,专业过硬。”
“我只是提一个小小小小的建议。”
“你们得知道,咱们这报纸,不是上朝给父皇、给文武百官看的。而是给长安城百万百姓看的,他们能看得懂吏治,看得懂邦交?”
“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咱们这份报纸,想要让百姓们都热衷于看和讨论,就必须得加点东西。”
这番话说出来,孔颖达和王勃两人都是猛然一惊。
对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过受众是谁呢?
老百姓们就算要看,也八成是不太懂这些内容的。
那怎么办?
岂不是白忙一场?
只听李奇继续道:
“我打个比方啊!”
“比如,你们写写平康坊的花魁们,一些风流韵事。”
“又或者是东西两市有什么八卦,甚至可以抹去姓名,写写当朝大员偷看隔壁邻居洗澡的故事,这些事情,老百姓们肯定爱看。”
孔颖达:……
王勃:殿下你看看我满脸的黑线……
我们好歹也是才子啊!
能写这种市井小文?
不可能的!
不过,两人对视一眼后,立马就领悟了李奇的精神:这是要通过这些市井小文,激发百姓们的阅读欲望,然后让长安日报火爆长安。
等一下!
还有一个致命问题,这年头,并不是人人都识字的啊。
很多百姓家里,可能都是目不识丁,一个识字的都没有。
尤其是大人。
小孩倒还好说,现在私塾里开蒙,多少也能读一些字了。
孔颖达咂摸着李奇的话,道:
“殿下所言,甚是有理。”
“恐怕我们不仅得写一些市井小文,还得写的百姓们看得懂、乐意看,行文不能引经据典或太过高深。”
李奇眼神一亮。
这位冲远兄弟的悟性很高嘛!
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把报社交到孔颖达手中,果真没有选错人。
他拍了拍孔颖达的肩膀:
“冲远啊,你悟性不错。”
“有时候我们要知道,曲线救国,也是一种救国的方式。为了打响咱们长安日报的名气,为了更好的成为朝廷与民间的沟通桥梁,咱们就必须放下身段,不能全是阳春白雪。只有这样,百姓爱看了,朝廷重视了,这份长安日报,才算是站稳脚跟。”
殿下的话,果然发人深省啊!
李奇走后,孔颖达和王勃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同一个感觉。
这位殿下年纪轻轻,却旁征博引。
无论是讨论时政、还是议论民情,李奇总能角度清奇却又切中要害。
这让两人有一种“我要向殿下深度学习”的错觉。
“子安,咱们殿下,可真不是寻常人啊!”
王勃点点头:“冲远,你这话可算是说对了。”
“废话不多说,咱们赶紧开搞吧!”
“按照预计的发行时间,咱们这已经拖了后腿了。”
孔颖达老成持重:
“无妨,创刊号第一期嘛,总要多磨一磨,等到以后熟练了,就好很多了。”
两人按照李奇的“点化指引”,开始在政论、时论之外,增添很多市井小文。
这些小文,当然都是现编的。
至于有没有雷同,那纯属巧合,当不得真。
两日之后,李奇带着《长安日报》的第一期,登上了工部衙门的大门。
工部尚书段纶得知李奇造访,亲自相迎。
“哎哟,贤王殿下亲临,稀客,稀客啊!”
李奇直奔主题:
“段大人,我想借你们工部的活字印刷机器用一下。”
“当然,如果印刷工人也能一起借我用用,那就再好不过了。”
段纶:咱们这位殿下搞事情的节奏根本就停不下来啊!这才回长安几天?三天有没有?又要整什么大动作了?
他嘴上热情的道:
“没问题,殿下想要用什么,尽管吩咐就是。”
李奇递出手上的手稿,一字一顿道:
“我要发行大唐第一份、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报纸!”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1133/790612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