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卖给我?”
杨明感到奇怪,不解的道:“我出的价更高,这样都不行么?”
“你今年出的价高,明年、后年能保证一样高么?你明年、后年还会来收甘蔗么?要是把甘蔗卖给了你,得罪了宝冠公司,以后我的甘蔗没人收,要烂在地里,你说以后我该怎么办?”
陈文福一连提出多个反问,将现实摆在杨明的面前。
水果经销生意,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
尤其对陈文福这样的蔗农来说,虽然他很想把甘蔗卖出一个高价,但更希望保持长期稳定。
因为不管是什么水果,都有一个成熟期、采收期,一旦过了这个时期,水果就会烂在地里,一文不值。
而农民们大多只懂种地,不懂如何销售,靠他们自己,解决不了销路问题,为了生存,只能跟经销商合作,且不管多低的价格,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多少议价的权利。
另外为了稳定,农民们很愿意跟有实力的经销商,签五年十年的长期合同,只要价格上有利可图,就算利润微薄,农民们也还是愿意合作,并将不稳定的合作对象排除在外,避免得罪长期合作伙伴。
故而不管是什么水果,价格有多高,发财的都不可能是农民,哪怕是种植毒品,农民也只能赚到一点血汗钱。
失算了。
杨明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不过他不打算就这么放弃。
他相信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就算是挖墙脚,就算是虎口夺食,他也要把甘蔗收上来!
“收甘蔗,收甘蔗了!”
“3块钱一根,我这里收3块钱一根,好甘蔗通通3块,有多少收多少!”
“今年收,明年收,后年也来收!可以签十年的合作合同,我的实力不用质疑。”
“乡亲们,大叔大婶们,有钱不赚是傻蛋,不要犹豫,不要纠结,跟我合作绝对不会吃亏。”
陈铺镇里。
杨明手里拿着一个扩音器,连续打了两天的广告,将自己宣传到了镇里人尽皆知的程度。
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蔗农们议论纷纷。
“3块钱一根的收购价,这价格高的不得了啊。”
“我种了十多年的甘蔗,价钱最高的一次,是2块5毛5一根,最低的时候,只有7毛钱一根,从没卖出过3块。”
“如果按3块一根算的话,我五亩地的甘蔗,能卖4万多接近5万,比往年多赚一两万。”
“卖了,我家的甘蔗卖了,谁出的钱多卖给谁!有钱不赚王八蛋!”
第一位愿意合作的蔗农出现了。
他叫陈和生,家里有8亩的甘蔗地,大约两万五千根的甘蔗,若以3元/根的收购价算,能卖七万多块。
陈和生之所以愿意跟杨明合作,是因为他有两个儿子,年龄都快三十了,却都没有结婚,又以当地的习俗,娶媳妇不准备三十万以上的彩礼,根本找不到对象。
两个儿子就得准备六十万。
为了给儿子娶媳妇,面对杨明这根救命稻草,陈和生只能立刻抓住,为了多赚点钱,已顾不得什么长远和稳定,只能把宝冠公司抛到一边。
有了第一个。
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直到10月17号。
杨明已经与二十七户蔗农达成了合作,订购了多达128亩的紫皮甘蔗,并支付了十万块的定金。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1978/719784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