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运来了大量粮食,以大明皇帝的名义,运到了苏伊士运河的工地上,一个个粮食袋子上都印着大明的日月旗,写着一句「大明在东方,大明在心中
」的话。
海量粮食的到来,加上朱权与马穆鲁克商议之后,决定修改苛刻的安排,决定将所有人分为两班倒,一个班做工五个时辰即可休息。
粮食保障吃饭,饿不死人。
两班倒保障休息,累不死人。
这些举措极大消除了百姓的不满,减缓了矛盾,让此起彼伏的造反之事终于有所控制。
无数的马穆鲁克人开始谈论起大明,谈论起东方,他们开始向往大明,渴望大明,甚至有人简单地将大明等同于不会饿肚子的圣地。大明在这里没有根,却凭借着这一种手段,强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收拢了数十万百姓的人心。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朱权再次给朱允炆写信,希望朝廷继续提供粮食,并运输一批大明的书籍过来,以同化这批苦难的百姓。.c0
朱权希望扩大大明在马穆鲁克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让大明成为水深火热之下百姓的救世主。
寒风送走建文十五年,建文十六年的钟声敲响。
这个元旦,很是特殊。
因为满朝文武不仅要参加大朝会,还要参加东宫太子朱文奎的大婚之礼。
朱文奎的太子妃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任何悬念,那就是一直陪伴在朱文奎身边,算得上青梅竹马的韩夏雨。
吕太后、马皇后、朱允炆都很喜欢韩夏雨,品性纯良,为人机敏,善学善思,加上与朱文奎一起多年,经历过的事也多,感情深厚。
这一年,朱文奎十八岁。
大明王朝继续着自己的节奏不断进步。
在建文十六年的二月份,跨越五百里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成。
摩斯码终于还是被研究了出来,虽然与后世的摩斯码不同,但都是以长短停顿来代表不同字母,被国子监命名为卦符。
四月份时,多头并进,北京至金陵的路线铺设成功,朱允炆在武英殿,摇动了第一次传递给金陵的电波,并使用卦符,发送了第一封真正意义上的电报:
生于大明,何其幸哉。
长于大明,何其幸哉!
大明子民,当有为于当世,留名于千古!
大明江山,当屹立于寰宇,铸不朽丰碑!
当金陵将电报的内容完美解读出来并送回北京时,一个全新的时代终于到来!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2898/2679449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