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有关李瓶儿临终前的描写里,最令人心动的地方,就是表现她对西门庆的痴爱之情的部分。这一点,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一方面,主要是表现在李瓶儿对西门庆的依依不舍。
比如,“奴指望在你身边团圆几年,也是做夫妻一场,谁知到今年二十七岁,先把冤家死了。奴又没造化,这般不得命,抛闪了你去,若得再和你相逢,只除非在鬼门关上罢了。”说着,一把拉着西门庆手,两眼落泪,哽哽咽咽,再哭不出声来。”
又比如,潘道士来后,她更绝望了,“双手搂着西门庆脖子,鸣呜咽咽悲哭,半日哭不出声。说道:‘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
另一方面,主要是表现李瓶儿对西门庆公事、家事、和身心的深切关心。
比如,李瓶儿见西门庆整日守着她哭泣,隔日才往衙门中走一走,就劝他:“我的哥,你还往衙门中去,只怕误了你公事。我不妨事,……你男子汉,常绊在我房中做什么?”
又比如,李瓶儿听西门庆要为她看寿木,就说:“你休要信着人使那憨钱,将就使十来两银子,买熟料材儿……你偌多人口,往后还要过日子哩!”
再比如,后来,她连哭的劲儿都没有了,还告诫西门庆“你家事大,孤身无靠,又没帮手,凡事斟酌,休要一冲性儿。大娘等,你也少要亏了她。她身上不方便,早晚替你生下个根绊儿,庶不散了你家事。你又居着个官,今后也少要往那里去吃酒;早些儿来家,你家事要紧。……”
由上可见,作者正是通过李瓶儿对西门庆的依依不舍和真挚的关怀,来表现了她性格中那种对西门庆的痴爱的。
回首李瓶儿过去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她对西门庆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与前夫花子虚、蒋竹山截然不同的情怀。那就是对西门庆无条件的喜爱!
当她刚开始和西门庆勾搭上之后,就对西门庆说过“谁似冤家这般可奴之意,就是医奴的药一般,白天黑夜教奴只是想你。”这就很明显的表现出,她对西门庆分外的依恋。
在这里,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上面的依恋,除了指西门庆能给予她身体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西门庆能给予她一个男人的体贴和关怀。
她的丈夫花子虚,虽然也年轻,家里也一向不缺钱,但终日游手好闲,除了吃、喝、嫖、赌,几乎什么营生都不干!而且,还常常是数日不归,几乎从未顾惜过正值青春年华的李瓶儿的生活情态,让她一直过着一种富贵却极其寂寞无聊的生活。
当西门庆进入李瓶儿的视野后,接触下来,让她体会到了从没有过的男人的关心和柔情。和丈夫相比,李瓶儿觉得西门庆不仅正直、热心,豪爽能干,而且还能给予她十分向往的柔情蜜意。因此,她便把自己一腔的女性的深情,都寄托在了西门庆的身上。纵使是在后来西门庆对她渐渐冷淡,一再拖延迎娶她的日期时,她对西门庆的爱意仍然是一丝不减,一再恳求西门庆早早娶她进门。甚至在进门之后,西门庆把她羞辱毒打了一顿,几乎把她逼得自缢身死,她仍然表现出绝不回头的痴心。当她挨打受骂之后,又一次向西门庆哭诉:“你是医奴的药一般,一经你手,教奴没日没夜只是想你”
而在她生了儿子,得到西门庆明显的偏宠之后,她对西门庆更是回报了死心塌地的痴情。并且,整个人也变得更加温柔和体贴;对别人,总是表现出十分可贵的息事宁人的谦让,以减少西门庆的烦恼;并且,让自己渐渐以为对西门庆最忠贞不二的家人。
期间,尽管妻妾成群的西门庆也常常冷落她,但她始终都不跟西门庆计较。
正是因为李瓶儿对西门庆有着如此的痴爱之情,才使她在自己性命难保的时候对西门庆难舍难分,悲哀欲绝,才使她念念不忘的去关照西门庆那些公事、家事、自身,甚至后代的诸事。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李瓶儿对西门庆的爱,是金瓶梅这本书里最真挚的爱!
再次,是通过表现李瓶儿对众人的善良与厚道,来进一步展示她的人格。
比如,在临终前的头一天晚上,李瓶儿在与全家人都告了别之后。她又特意给平时来往相好的王姑子、吴银儿都留下了衣物首饰和银两。
还比如,李瓶儿对长期跟随她的老女仆冯妈妈,奶子如意儿,丫头迎春、绣春等,更是作了详细而又周到的安排。不仅对她们各人的将来一一作了指点,而且还给了每人一份丰厚的纪念品;最后,更是分别恳求西门庆与吴月娘,要他们今后多关照她们这些人。
再比如,李瓶儿那几位往日对她百般嫉妒,漠不关心的各房姊妹,也都与她们“留下了几句姐妹仁义之言”。
最后,李瓶儿还没忘了悄悄关照已经怀孕了的吴月娘:“娘到明日好生看养着,与他爹做个根蒂儿,休要似奴粗心,吃人家暗算了。”这让西门庆感动的大放悲声,使丫环们伤心地悲泣不已。
看李瓶儿的故事,给读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她在嫁给西门庆之前跟她嫁给西门庆之后,在性格上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初看,让人感觉很突兀,但作者通过李瓶儿临死时的这部分描写,对这种反差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说:是因为当她身受别人凶狠、阴险的摧残时,她更感觉到了善良厚道的可贵。所以,平时无论是对待下人,还是对待众姊妹,或者是对待受女儿欺侮的潘姥姥;她都以善良、宽厚、仁义的态度对待。
正是如此,所以我们说,随着李瓶儿对自己以前生活悔恨意识的产生,她原来与花子虚、与蒋竹山生活时的凶狠泼辣才不见了。
可以说,李瓶儿的反省和知错能改,是成功的!到最后,不说全家的女人和小厮,就是西门庆这个重色甚于重德的人物,也念念不忘她的“仁义”和“好性儿”。
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他的处世态度最能表现他的本来面目,最能表现他的本质特征。《金瓶梅》的作者正是抓住李瓶儿这一生命的最后时光,集中刻划她的性格和形象的。李瓶儿以她的善良厚道,依依痴情以及深深的悔悟,为我们奏出了一曲感人的生命悲歌。
总之,李瓶儿临死前的这段描写,一波几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她的所作所为,对李瓶儿这个人物性格的展示,是全面而又丰富的,让我们对李瓶儿嫁给西门庆之前和之后,在性格上的反差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说,李瓶儿的人生虽然短暂,她的身上也存在过众多的缺点和毛病,曾经还是一个心狠无情的妻子,但她能在之后的人生中不断的反省,并身体力行的真心改过,最后,散发出她人性中的光辉。不论对我们的人生,还是对人生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启发。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纵观李瓶儿的一生,作者如此安排她的人生,显然是把李瓶儿的形象,按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进行塑造的,是把她作为一个改过自新的人物典型加以表现的,有劝人向善的主观意愿,带有一定的道德说教的味道。但作者的创作又始终秉承着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客观上冲淡了这种道德说教的意味。同时,作者将李瓶儿的艺术形象,从作恶,改为从善,就与潘金莲这个从始至终都作恶的形象作了区分,既避免了人物形象的类同,又对衬托西门庆家里其他妻妾的形象,起到了参照物,或者说是镜子的作用。这样,也把李瓶儿塑造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
(本篇完,请接着看下一章)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3751/822789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