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民国之国术宗师 > 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

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

他心服口服,重重的向山下森鞠了躬:“谢学长指教!”

“坐下,坐下,我们慢慢说”。

山下森准备让迟田纯平去山海关,做军方前沿的情报工作。

毕竟在守备部队里,迟田最多也就是安市的宪兵队长。到前沿才能有更多的功绩、更快的晋升。

山下森指导了他很久,让迟田纯平对新的工作充满了信心,直到吃饭时间,两人才一起去军官餐厅继续细谈。

在餐厅里,两人没再谈工作,就把话题转到了王洪身上。

迟田纯平把津田野描述出来与王洪交手的过程,又详细的说了一遍,这些细节在王洪的卷宗里并没有体现。他的口才不错,又是精于剑道,把津田野的交手情况描述的活灵活现。

山下森听完,感慨的叹了口气:“哪怕是庶民之剑,数步之内,也能让天子恐惧”。

他把关东军这边收集到的中国武术界的情报也说了下。有高人,却都只与日本人保持着距离。象王洪这样,身怀类似军方武道的人,倒没发现。

这些并不是秘密级的情报,两人就当佐餐料,慢慢的说起了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的区别来。

日本的武道发展史,先是在唐宋明时期向中国学习各种文化,到了江户时代(明末至清末),仍与中国兵书使用同样的表述,如武术、武艺、武技等,其《兵法秘传书》、《武术早学》(包括这一时期朝鲜的《武艺图谱通志》)等重要武学记载,都严重受到戚继光《纪校兵书》的影响,纯朴的禅解武术的精神层面开始成形(初期武道/武士道)。

明治时代,日本的武道正式出现了。《武道规范》(1895年)一书定义了武道,包括了剑术、武士道思想这些内容,看似‘道’字比‘术’、‘艺’要牛,可内容上,稍一改变就成为鼓吹忠诚武勇的****洗脑工具。

用中国人的话讲,叫杂学伪道。

一直到被打老实后,才又回到武道二字的正解路上。

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武术家们提出了两个思路。

一个是国术概念的提出,另一个是开创了以武入道。

国术一词在1927年出现,目的体现在中央国术馆的口号中:“强种救国,御侮图存”。

这时的中国人已经看出了国家将面临的危难,希望普及能实用的武术,甚至想着‘哪怕练了能多搬一箱炮弹也好’(PS:这是一位有名的民国大佬说的话,朴素却不合实际。当时的大环境,多数人想的是,练了能多吃两个馒头)。

后者,以拳师孙禄堂为代表,在其师北京最有名的八卦拳师程庭华倒于火枪之下后,领悟到了拳头与冷兵并不能阻挡步枪火炮,便将自身拳术推向极致,走向了拳与道合之路。

这里的‘道’字,与日本人的武道不是一回事。

这些前贤,或用东方的古典哲学,或用西方体育、医学等理论,去追求和表达运用身体的道理。

道这个字,在中国人的眼里,就是通天大道。

所以中国的武道,是在身体中探求真解、推导正解。PS:这时期的武术主要是拳术。冷兵急速消退(参见老舍的断魂枪),但正统的门派都保留器械,剑术、大枪居多,以示不忘虎贲之源、持戈之道。

武艺(国术)与道艺之争,便是这两类的观点延续,纠缠至今,也无法整合。

打个比方,当代人觉得没用的推手,真实的意图,让人体验双方身体的中心线、重心线、形态变化等在搏斗中,到底哪些要素起了作用?有什么功效?如何去利用?……。

去掉练成乱七八糟的成份(假师父与假拳),推手的本质是研究为什么的道理,重在探索身体的微妙。经历阶第训练,就可以体现在国术应用上。

这也是越能打的人,到老了,越喜欢琢磨太极拳(或改成了接近太极拳练法)的原因。

这便把庶民之剑,在自我修养的大道中,转变成了天子之剑!

(先讲这些,作者写,写着写着,就感觉变成写论文了)

PS:这些文字有些生涩,但属于正确的武术观,有助于理解本书后面将会写到的国术进阶。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413/850520_2.html

本站地址:shenhaiyujin.com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兰芳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