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告诉长孙无忌,我当了天子,绝对不会向关陇世家妥协,你要是多管闲事,那就别怪咱不顾甥舅之情了。
从此,甥舅二人分道扬镳,渐行渐远!李承乾清楚长孙无忌是要当权臣,要效法霍光,将大唐的皇权,都攥在他的手中。
已经掌握了部分实权的李承乾,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力分享给长孙无忌,更不想当一个傀儡的皇帝。
所以,哪怕知道当时翻脸不是明智之举,哪怕知道造反是以卵击石,他也不愿意向长孙无忌妥协?
可李承乾宁死都不愿意低头的路,李治竟然轻易的就屈服了。这不正应验了李淳风所言的“唐三世而亡”?所以,不免悲从心来。
“陛下,额”,见李治一瞪眼,李贤立马改口:“父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
“什么问题?”,李治倒是让他问懵了。
“长孙无忌的能耐再大,也不可能逼着他,去暗杀自己的胞弟(李泰)和老师(张玄素)吧!”
呵呵,都说李贤聪明,这话还真没错。李承乾是有些什么喜好胡风、打猎、甚至宠信称心等一些小毛病。可这些小毛病,历朝历代的君主没有吗?汉武帝还有韩嫣呢!
这些被人攻讦的借口,目的并不是规劝,匡正他的得失,而恰恰是长孙无忌对他的反制。说的再简单一点,如果李治像太宗宠信李泰一样,宠信李贤,太子弘也会恨他入骨,这是人之常情。
谁也不愿意将到手的储位,拱手让给别人。所以与魏王一党,那真是水火不容,朝上朝下就是死掐到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所以,他派出死士,暗杀自己的弟弟,处理掉登基之路上的阻碍,也没人觉得诧异。最起码,这种人之常情的正常反应,太宗、魏王及一些臣工,都深信不疑。
“最巧的是,刺杀魏王的死士被活捉了,而刺杀张玄素的死士,竟然临阵倒戈,不忍下手了!”
“六郎,你是带兵的将军,你告诉朕,你的士兵会临阵倒戈,把你供出去么?”
废话,当然不会!将军与士兵之间,生死与共,祸福同享,同袍之间的感情甚于手足。
而派出去执行这种任务的,无疑是心腹中心腹,临阵倒戈的事,发生这种事的几率无限几近于零。
所以,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在暗中推波助澜,在攻击东宫私德有亏,离间君父、君臣的同时。
启动死子,促进东宫与魏王的争斗焦灼化。张玄素也好,纥干承基也罢,亦或者那些在朝中义正词严进谏太子的“忠臣”都只是他的棋子而已。
“你呀,高看长孙无忌了,凭他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大局!”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5174/1012001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