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苑的屯营兵改制,并不是李贤在军政改制的唯一动作。之所以没有大动作,那是因为他在等刘仁轨,仗只要打赢了,改制的阻力自然就小了。
上元三年,正月,刘仁轨率唐军横渡瓠芦河, 攻克新罗重镇七重城。擒获新罗国主-金法敏,以下王公诸臣一千八百余人,新罗亡国。
而百济呢,还没有支撑到唐军到来,百济王及臣工,就被金法敏收拾干净了。大唐顺势接收了,新罗、百济两国。
捷报到长安的当日,李贤便在含元殿下令, 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之地合并,设辽东道。
辽东都督府,由刘仁轨之弟-刘仁相出任大都督府长史,其余官员,由兵部、吏部按旨划拨。
中书省拟晋刘仁轨由县公到郡公,食邑仅加三百户。李贤看后很不满意,灭国之功,如此这般小气,传出去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刘仁轨晋彭国公,食邑加一千户。所部立功将士,兵部、吏部优加铨选,赏赐将士们的财帛、土地加倍。
与此同时,李贤还当廷宣布,将增设二部,参谋部、后勤部, 官制与六部等同。
参谋部专司军情、战事谋划等情报示意。后勤部,则专司军队的给养、装备。取代兵部、工部的部分职能, 将这部分职能细化,形成体系, 服务于军队。
而这二部的主要官员:参谋部-侍中-张文瓘兼任,左侍郎-魏元忠,右侍郎-魏玄同。
后勤部,因需要精通匠作之事,调检校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刘审礼接任,左侍郎-郭正一,右侍郎则调户部右侍郎-张文琮接任。
太子的这项举措,无疑是增加武将在朝的话语权,不少文臣都觉得不妥。可摄于太子的威视及辽东的大胜,不得不三缄其口。
尤其是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侍中-来恒,那脸阴的都能拧出水来了。原本以为阎立本病了,这仆射怎么着也轮到他们了。
可太子宁可空着,也是不给他。弄得来恒上不上、下不下的,如坐针毡,不由得不让他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果是皇帝坐朝理政,这仆射就一定是他的。唉,他把太子得罪的太狠了,人家压根就不正眼瞧他。
从此以后,大的军队,将有兵部、参谋部、后勤部,三部共同管理。人员编制、部队装备、物资供给将完全脱离文臣们的挟制,由太子直接管辖。
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高山,就显不出洼地。过去,孝敬皇帝监国的时候,处处谨小慎微,处处在意臣工们的意见。
可换了这位爷倒好了,光明正大的往朝中掺沙子,掣肘的话根本就不给你机会说,就算给了大概也像杨再思一样,活活被金瓜给锤死。
不过,大伙也挺佩服李贤的胆量,谁不知道军权敏感,孝敬皇帝碰都不敢碰。他也不怕招了陛下的忌讳,况且还有天后虎视眈眈,他不怕被废么?
原本以为弄完军队也就该散朝了,可临了临了,太子又颁布了一道人事命令:检校吏部尚书-李敬玄,晋御史大夫,吏部员外郎-张仁祎晋右侍郎。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5174/1056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