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声喊,李夔的脸上,终于泛起了微笑。
“早说不好了么?何必受恁多苦楚。”李夔微笑道:“那你快说,你到底是武定节度使手下什么人?你们又到底是怎么把吴老夫人给藏起来的?”
“某乃武定节度使李茂贞手下,军职为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早在一年多前,因某武艺出众, 胆子又大,遂被其派往凤翔担任不良人。因为某精明能干,办事得力,故受到了李节度的赏识与提拔,在原有不良人被调走后,某便被提拔为凤翔府不良帅……”
邢行这般话语, 令李夔微微皱眉。
他知道, 唐代设武散官,如旅威﹑致果﹑翊麾﹑宣节﹑御侮﹑仁勇﹑陪戎等副尉之类, 官阶在六品以下。宋元沿用此制,但官阶略有降低。
不过,此人由一名宣节副尉,能委屈求全地在李昌符手下,从一名不良人做起,却也足见其被武定节度使李茂贞所信任。而且,此人自潜入凤翔府以来,最终凭着一己之力,做到了不良帅的职位,亦足见其能力。
没想到啊,此人竟然能如此为节度使李茂贞忠心效力,在这倍受酷刑直到实在忍受不住才招供,却也令人暗自佩服呢。
这节度使,
李夔这时候,忽地由节度使李茂贞,又想起了,唐朝军制的变迁, 以及节度使的产生过程。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一场安史之乱突然发生了。
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在经过了这场长达十年的内部战乱之后,国力急转直下,开始由盛转衰。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便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到唐朝灭亡,这种情况都没有任何改变。
那么,藩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晚唐当时的一镇节度使,又到底能够辖制多少兵力呢?
为什么原本强大的唐王朝,对此无可奈何呢?
想要清楚明白地讲好这个问题,其实很不容易。
我们首先得回顾一下,藩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藩镇的出现,其实要从唐朝初年,府兵制度的崩溃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唐朝的很多制度,也是沿袭了隋朝的制度,甚至是更早北周时期的制度。
府兵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府兵制度, 其实有点类似于当年西方的骑士制度,或者是曹操当年实行的屯田制。国家从各地方募兵, 这些兵源战时去前线打仗,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回家耕田。这种制度,可以大大减少国家的军费开支,曾经是北周强大的一个基础。
早期唐朝军队沿用“府兵制”。以均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总称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正四品),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营为基本单位。
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最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
于中央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除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督京师兵马外其他各卫还兼领关中三百多府府兵。
最高上将军基本不设。以大将军总领诸卫,十六卫每卫长官为赐号将军,下设中郎、中郎将、左右郎将,以及录事参军、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每卫维持卫军25000-40000人,所领为常备军。
这样的府兵制,给初唐带来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到了盛唐时期,这种制度的问题开始出现了。
在南北朝的时候,中原的一个个国家,大都地盘没有那么大。如果有大规模外敌入侵,现去招募兵源,也是来得及的。但是到了唐朝,情况就不一样了。
而唐朝的地盘,却是实在太大了。以至于远远超过了府兵制所以使用的极限。
而且,这种制度在唐朝早期的时候,比如贞观年间,还可以坚持一下。因为当时唐朝的战事,主要是以唐朝进攻为主,从各地方募集来的士兵,只管上阵杀敌就可以了。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唐朝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边线的将士们,不再是主动出击,而是要开始被动防御。
这个时候,府兵制的弊端就出现了。
因为当时唐朝的地盘实在太大,从各地方募集兵源,就算是就近募兵,等到了边疆的时候,敌人早就跑了。而且这一来一回,往往时间极长,有可能会错过农家耕种的时节,让士兵自家的田地荒废。所以到了唐玄宗初年的时候,士兵们已经开始因此怨声载道了。
所以,唐玄宗登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府兵制进行改革。
于是,募兵制开始实行,藩镇也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所谓募兵制,其实就是职业军人。募兵制召集来的士兵,不用再考虑回家耕田,因为你也回不去,你的职业就是打仗。在中国古代,府兵和募兵其实是来回变了好几次,两者各有优劣。募兵制的优点,在于士兵们更加专业,缺点在于国家的国防开支更大。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6527/1214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