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九月三十日,下午。
距离十月份到来还有不到十二个小时。
第六周期结算的时刻即将来临。
此时,如同过去一样,柳乘荫再度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等候结算时刻到来。
很快......
【0天00:00:01】
【第六周期已结束,现在开始进行结算.......】
【本周期共发布作品数量:2】
【作品有:《食-人-娱(系列)》(纪录片)、《可食用新型材料(系列)》(发明成果)】
【开始对作品:《食-人-娱(系列)》(纪录片)、《可食用新型材料(系列)》(发明成果)】
【作品《食-人-娱(系列)》(纪录片),影响力a+】
【作品《可食用新型材料(系列)》(发明成果),影响力a】
【综合影响力:s-】
.......
一上来,柳乘荫就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话说,他这个周期里不是只发布了《食-人-娱》系列这一个作品吗?
为什么“本周期共发布作品数量”会是――“2”呢?!
柳乘荫没有多想,反正下一行就是答桉。
继续看。
看完才知道,系统所认定“2”个作品中的另一个居然是他为做菜而搞出来的那些所谓的“新材料”!
这也算作品?
而且作品的类别还是“研究成果”?
这时,柳乘荫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哦,记得系统最开始时说过,好像科研成果、新发明也算是一种‘作品’的。”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科研成果”的“发布”是按什么算的?
柳乘荫想了想,结合【终极解密】很快得到了一个可信度很高的结果。
首先,那些“新材料”是柳乘荫在第六周期以前就发明出来并申请了专利的。
然而,“新材料”的影响力结算却出现在了第六周期里。
也就是说,光是申请专利,还不能算作“发布”。
“申请专利”这个步骤大概是相当于电影的“审核”步骤。
过审后才能“发布”。
除此外,私下被些许人知道并看过也不算“发布”。
毕竟,柳乘荫的电影成片出来后,在上映前,也是需要给院线方以及其他合作方们私下里提前看一看,相当于给他们一颗定心丸。
如此一来,在上映前,这部电影就已经在小范围内被人知晓了。
然而,这些行为并不会被系统提前对其开始计算影响力。
所以,最后可以推测出,先被系统认定为“作品发布”,就得在一个公开性的平台上主动对作品进行展示,如此之后,系统便会在该周期内结算影响力。
“发明、研究成功也算‘作品’的话,这样一来,以后能开辟的新领域就更多了!
而且【终极解密】就是个搞研究的得力技能!
靠着【终极解密】,我现在就已经弄出了那些新材料。
而随着我今后给‘信息库’上传的数据越来越多,未来我就能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解析出更多有用的成果,然后有利用这些成果搞出更多有用的发明出来!
如此一来,我也算是圆了小时的‘我要做科学家’的梦了。”
想想,柳乘荫就觉得有点小激动。
一边激动,柳乘荫一边用【终极解密】,“解析”一下自己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解析结果――可行。
但是........很麻烦!
为什么呢?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6917/1203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