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伍家在建房前,住着两间平房。三个大点的孩子住在外间屋隔出来的房间里。这样一来,一家人住着还不算窄吧。可是在外人眼里,五个儿子七口人住两间房,就显得不怎么宽敞了。做为一家之主的伍国才也很着急,毕竟孩子一天天长大。于是伍家开始备料。伍国才和媳妇计划批个大点儿的房场,盖五间房。
一九七三年开学伊始,学校发布应届毕业生上山下乡。“啥时候走?”父亲急切的问儿子。
“七月。”伍一答道。
“解冻就盖房。”伍国才胸有成竹的说。伍一听父母说,老大下乡走了,房子就不知道啥时候盖了。
新房址在火车站附近。母亲说:离城区远。伍一对母亲说:“现在是远点,说不定以后会发展成中心。”
星期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伍一用自行车带着父亲来到新房址。
“哇,好大的房场。”伍一兴奋的喊起来。“爸,多大面积?”伍一迫不及待的问父亲。
“二十米见方。”
“前后能盖两栋。”伍一一边和父亲用脚步丈量着,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
“就是这么准备的。”父亲说着远景规划。伍一看着高兴的父亲,“盖上五间房,就很了不起了。”
父亲乐了。
这是一块匣式空地,南、北是两米宽的巷道。由于邻家建房的土都取自这里,空地才出现五十公分的坑。如果往房场里进车首先要垫道。第二天,伍一用家里的手推车运炉灰渣。父亲又买了三十车土。父亲说,等房子盖起来再买土垫坑。
“爸,不用买我推炉灰垫。”伍一信心十足的说。
于是,一车车炉灰推进院儿里,买来的土进到房场。几天的功夫,院里的道路通了,建房的土堆起来了。
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特别是初次干活的年轻人又找不到窍门。几天的功夫,就把伍一累得起不来炕了。他躺在炕上看着手上的血泡。母亲一边干着活,一边说:“刚干活要慢着点儿,你才多大呀。”尽管母亲嘴上说的轻松,其实心里不知咋心疼呢。“多呆两天再干。”伍一只歇了一天,从家里推一车棍棒、苇帘到房场搭“窝棚”。一切都做好后,他用推车把自己能搬动的建房材料运进房场。
看场那天晚上,伍一劝父亲在家睡。可是父亲仍然留下来,伍一只好把两个褥子铺给父亲。当伍一要睡觉时,褥子又板板整整的铺过来,伍一想给父亲铺过去,但父亲已经睡着了,他看着熟睡的父亲便和衣躺下。窝棚里除了光线暗点儿,睡在里面还是满舒服的。但是只要一动身,铺在地上的苇子就“哗哗”的响。不过“屋里”温暖人心。从记事起,他没有和父亲挨着睡过,他感到父亲的身体散发着热能,每时每刻都在哺育着他。伍一知道:父母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艰辛与不易。所有的父母为了儿女,托起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甚至……尽管殚竭心力,但终生无怨无悔。
今晚十分安静,左邻右舍的人家已经熄灯了。但他两眼发亮没有睡意。家里的事要替父母想到,为弟弟做出榜样。再过几年,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他慢慢侧过身。这时,父亲也动了,“还没睡。”父亲说着话索性又睡了。
他劝自己睡觉……他知道父母每天晚上只有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其它时间都为孩子为这个家庭操劳。也许这就是人生,又是永无止境的生存法则。是的,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程,都在遵循着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并且一步步走到人民当家做主。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7815/1018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