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声音小,朱瞻基听的不是很清楚。
不过看到自家傻爹一脸傻笑,他也跟着笑了下。
他之所以把报纸分成三类,其实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在里面。
人民日报也好,还是军事月报也罢,这两样都是挂着皇家的名头。
一个是政治需求,一个是军事需求, 都是属于官方层面的东西。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朝廷,代表着皇室。
有些东西就不能随便刊登,必须严谨,实事求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样才能竖立朝廷喉舌的权威性。
但是娱乐周报却不同,这是民间的, 别看只是名义上的变化, 但是本质却有了区别。
因为他不属于官方,所以他不需要权威,同时,他也有了出错的资格,甚至是可以不用为言行买账负责。
这周报自家傻爹只看到了对那些正人君子的枷锁,朱瞻基看到的却是一大批不干不净之人的身败名裂。
想想后世各种娱乐新闻,把多少表面光鲜亮丽的明星拖下了神坛。
如果放到大明这个时代,想想又有多少人的屁股下面是干净的?
这完全就是一把兵不血刃的利剑,指谁谁凉!
当然这把利剑也肯定不能轻易主动动用。
动用的多了,看报纸的人就会麻木,最好的作用其实还是痛打落水狗。
特别是一些类似李时勉这种的,明明没有任何道理,却要偏偏和你对着干,偏偏这人还不怕死, 大有一种你打死我就是成全我的意思。
这种人打死了,接着就给他上报, 直接让其彻底身败名裂。
而这里面的龌龊,皇家日报自然就不好报道的太过详细, 最多也就是一句“李时勉殿前反复,被打入诏狱。”
太详细了就会显得朝廷或者朱瞻基本人有些阴险,狡诈之类的,有损形象,得不偿失。
这也是朱高炽为什么会让朱瞻基不去报道李时勉的原因,一但报道出来详细的,李时勉虽然身败名裂了,但是朱瞻基也多少会被溅到一些泥,不详细报道,更是会引起一些争议。
但是娱乐报却是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这只是民间的声音,不具备权威性,完全可以像是编故事一样的来报道,作为对官方报纸的补充,甚至可以加以细节上的修改,然后增加故事性。
如此一来,既能让李时勉身败名裂,对朱瞻基也没有丝毫影响。
不过娱乐报都是后面的事情, 现在的事情却是大明皇家人民日报。
随着第一期报纸大量印刷出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发行了。
当天下午,朱瞻基就把张懋叫了过来, 然后傍晚时分,一大群锦衣卫就开始倾巢而出,敲响了一个个家里穷困潦倒的人家大门。
第二天一早,应天城的大街小巷便突然多出了一群穿着小棉袄,背着特制小挎包的小萝卜头。
这些小罗卜头们无一例外,年龄均是在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之间,
年龄不大,個头不高,甚至有些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
一个个挎着的小挎包上印着一个大大的“皇”字。
显眼,明目!
“卖报了,卖报了,大明皇家人民日报,皇家刊发,朝政时事,民生地理,诗词歌赋,一文钱一份,卖报,卖报了!”
“卖报,十一月十七日,大明五十九代衍圣公孔缙,北上面圣,自此弃笔从戎,瓦剌蛮夷不尽,誓不卸甲,明军威武,皇上威武,衍圣公威武,卖报,卖报了,大明皇家人民日报,一文钱一份!”
“卖报了,淮西大儒郑达,郑文若发表新诗《夜赠李柘》一文钱一份,卖报,卖报了!”
……………
……………
小萝卜头各个声音稚嫩,清脆的嗓音响彻在大街小巷。
随着这些小小的身影,报纸也开始流向大街小巷。
他们均是昨日里锦衣卫敲响大门的人家的孩子。
一个个并不识文认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一个正式的。
满心惶恐的被锦衣卫带到了报社前,当得知任务是卖这些报纸,并且卖报纸所得均归他们时,
一个个小萝卜头顿时忘记了恐惧,差不多三百多个小罗卜头,硬是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死记硬背下了这些话语。
“大明皇家日报?”
“衍圣公弃笔从戎?”
听到突然多出来的小孩子吆喝声,一些不明所以之人,均是一脸茫然。
“小子,我问你,你刚刚说的衍圣公他老人家弃笔从戎,此事是从何处听来的谣言?还有这大明皇家人民日报又是何物?”
一个小萝卜头喊着“孔缙从戎”的口号经过一家酒楼时,突然被几个从酒楼里冲出来的读书人拦住了去路。
小萝卜头有些紧张,手里的报纸下意识的捏紧了些,可怜兮兮的望着几个在他面前如同巨人的读书人,
谷視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8223/1060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