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274 你没生活啊

韩露的电影终于过审了,送去了国外参加电影节,可惜主竞赛单元都没进。

本指望着在国内开花,金鸡百花之类的奖项拿几个意思意思,毕竟这电影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然而,虽然提名了金鸡奖最佳影片,但最终还是败给了《隐入尘烟》。

知名奖项颗粒无收让韩露备受打击。

虽然后续有一些不那么知名的电影节给韩露颁发了零星几个奖项,但韩露都没在颁奖晚会露面。

在她看来,这些小奖就像是在嘲弄她这两年多的时间全都泡汤了。

韩露一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人。

刘尚知道了这件事,便跑去找韩露。

即便是最敬重的刘尚,韩露也不愿意见。

隔着门,刘尚对里边的韩露喊话:

“我这马上启程去韩国了,年把回不来,你咋这么不让人省心呢?你这个状态我怎么放心出去?”

里边沉默了一会,韩露心里难受,强装无所谓地说:

“我真的没事,我就是想静一静。”

刘尚揶揄韩露:

“你跟我在这装什么淑女呢?还静一静,你说这点挫折算什么?是不是你之前的路子太顺了,才导致你现在的挫败感这么强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你之前的几部电影了。”

韩露听刘尚在外边批评自己之前几部电影,气极反笑,她从床上爬起来,打开门朝着刘尚喊:

“你神经病啊,哪有你这样安慰人的?”

刘尚见韩露终于开门了,他嘿嘿笑,推门走进去。

韩露想给刘尚推出去但手上没劲,她有些恼怒地叫唤:

“女生的房间你说进就进,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刘尚毫不在意,走进去更是直接坐在韩露的床上,大腿翘二腿,手拍着腿肚子,环顾房间问:

“宅这么长时间,思考出来失败的原因了吗?”

韩露白了一眼刘尚:

“我不想去想这件事,我要退出导演界,这部电影我就知道会失败的,因为拍的时候我就感觉很难受,不顺手。”

韩露说着,穿着睡衣坐到刘尚的身旁。

嘴上说着嫌弃刘尚不知道避嫌,但韩露最亲近的男人还是刘尚。

这会有些难受地想把脑袋靠在刘尚的肩膀上。

但是她心里意识到这样就暴露了自己的软弱,以后见不得人了,所以只是默默地坐到刘尚的身旁。

刘尚不管韩露想不想谈论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要解决问题就要解决根源,既然是电影失利导致韩露心情郁闷,那就得把电影失利这件事掰开来说:

“其实我早都想说来着,你拍《外乡的女人》是浮于表面的,因为你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的生活,旁人眼中的小公主,你怎么能拍好那种乡村伤痕题材?你拍戏过程中的顿挫不是你没创作激情,也不是你没有创作才华,是你压根就没生活,你让诺兰拍中国鬼故事,让王家卫拍黑豹续集,完全不对味啊。”

韩露张张嘴,想怼刘尚为什么不早说。

后来想起来当初自己一意孤行,为了证明自己不光可以爆票房,也可以拿到艺术奖项,所以当时特意挑了这部可以冲击奖项的剧本来拍。

她扁扁嘴,不想接话。

刘尚拿遥控器打开房间里的电视,一边找电影一边说:

“你宅这么久,不如多看点电影,如果你看了击败你的那部《隐入尘烟》,你就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失利,别人为什么会得奖了。”

“啊?我不想看。”

韩露捂住脸。

刘尚问了一句:

“你是真想退出导演界,以后都不拍电影了?”

韩露悠然叹口气,放下手,跟刘尚看起电影来。

《隐入尘烟》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妇在西北农村的土地上耕耘的日常。

夫妇之间,男的大龄单身且贫困,女的身患隐疾、不良于行。

影片也从婚姻的初始,记录了夫妇两人从陌生到熟悉的全过程。

《隐入尘烟》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在倾向于冷落苦难的国产院线电影中展示了具象化、富有感染力的底层生活,更在于电影围绕着新世纪之后被冷落的乡村与乡土生活展开。

影片对于土地的展示,和第五代电影的壮阔与第六代电影的反叛均有所不同。

影片的主人公,西北荒原上的农民马有铁和曹贵英乍看之下是非常典型的“失语者”,但《隐入尘烟》在刻板印象之外,展示了“庶民”的发声。

影片更通过不动声色的细节,展示了两人之间萌发的爱情。

一如戈达尔的《受难记》中所说:

“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或者努力去爱。”

《隐入尘烟》展示的,恰是这样一种命运,挣扎在必要性的生存和非必要性的爱之间。

而这种展示,在当下显得难能可贵:

它证明电影仍有这样的力量。尤其在这个踯躅前行的时代,为部分人打开一扇通向未知和真实的窗。

看《隐入尘烟》的全程,让人反反复复地想到一句俗语: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这句话给人的感觉特别具象,正是《隐入尘烟》中对于贫穷的描写。

一对生活在西北荒原上的中年夫妇,明明过着一日三餐、春播秋收的生活。

但这种平淡生活中,又无处不在地有种“命悬一线”的气息。

这条“线”,就像是俗语中的麻绳。

被枯竭的资源绷紧了、被命运拉扯到极限。惊魂动魄的日常,随时就可能会崩落。

由素人演员武仁林(也是导演李睿珺的姨夫)和知名演员海清主演的《隐入尘烟》,肯定是近几年中国院线电影中的异类。

异就异在上面说的,对于贫穷过于具象的描写。影片讲述的就是一对夫妇在西北农村的土地上耕耘的日常。

夫妇之间,男的大龄单身且贫困,女的身患隐疾、不良于行。

影片也从婚姻的初始,记录了夫妇两人从陌生到熟悉的全过程。

观看时,你因为共情,而时时感觉到真实的痛感和虚弱:

丈夫的静脉血从抽血管中不断游出、夫妇俩从一间破败但尚有生机的危房里被赶到另一间危房、大雨来了要把烈日下辛辛苦苦堆好的砖石冲毁……

影片的调度和演员的表演非常巧妙,能让观众代入与己处境完全不同的两人。平房原本只是一间不起眼的农村自建房,但仰赖慢电影的力量,当你在长镜头里见证了一个寄托了爱、希望和汗水的家被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在其被挖掘机冰冷地摧毁时,就完全有一种切肤之痛。

这些过于真切的生理痛楚,会让人想到罗兰·巴特笔下,卓别林饰演的无产者。

卓别林并不扮演能言善辩、主张明确的底层反抗者。因为对于陷于贫困泥沼的人来说,具象化的饥饿已经耗尽所有能量:

“在卓别林眼中,无产者依旧是饥饿者。他对饥饿的呈现和表达总是令人惊心动魄。巨大尺寸的三明治、牛奶河,几乎没有咬过就随便丢弃的水果……深陷饥饿的困境,所以卓别林饰演的男子从未有过政治意识。罢工对他来说是一场灾难,因为这让确实饿得头昏眼花的人害怕。”

因此《隐入尘烟》的高口碑加低票房毫无悬念。

在任何一个档期,苦涩的况味都不可能是票房的宠儿。

不必扯上回避苦难、娱乐至死也很好理解,《隐入尘烟》整个宣传期唯一一个出圈的话题,是海清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在农村上旱厕时手机掉坑里的短视频。

而看了这个短视频哈哈大笑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海清是在为哪一部电影做宣传,而认为这只是“你是我的神”的续篇。

其实,说中国院线电影拒斥贫穷和苦难也不准确。

在近几年,聚焦弱势平民的影片并不鲜见。

我们能看到偏向现实主义的《一江春水》《南方车站的聚会》,其主角都在社会地位或地理位置上处于边缘。

同时受到“小人物主旋律”的大趋势影响,《我和我的家乡》这样的当代献礼片,也把目标投向山区、农村和都市里的外卖员。

社会边缘人的角色更穿行在更早几年的第六代电影里,从盲人推拿从业者(《推拿》)、下岗工人(《地久天长》),到小镇青年(《站台》《任逍遥》)、外来务工人员(《世界》《天注定》)。

如贾樟柯所说:

“贫穷不是一种奇观,而是一种通感。”

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角色的故事里,阶层分异是每个房间里的大象。

但《隐入尘烟》在这些电影之间仍然是特别的。

特别点在于,当以前述影片为代表的千禧年后的中国电影,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化进程中城镇的撕裂与彷徨时,《隐入尘烟》中的贫困仍和乡村紧紧相连。

这里的乡村概念,又以土地为核心,就如电影开头那片望不到尽头的漫漫黄沙。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39655/12633087.html

本站地址:shenhaiyujin.com
最新小说: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华娱太子爷!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