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二年,甲午年。</p>
又是一年科举时,在过完了年之后,应天府变得忙碌了起来。</p>
这是朱瞻垶第一次主持科举,说不上是紧张,但他也是比较重视的,因为这科举的主持人不一样,结果也会有差异。</p>
众所周知,在科举中举的士子们经常会自称是天子门生。</p>
这天子门生原意其实指的是状元,但时间长了,但凡是参加过殿试的士子就都可以自称天子门生了。</p>
自永乐一朝到现在也不过举行了四次科举,其中第一次是老爷子亲自主持的,后面三次是皇太子朱高炽主持的,这次是第五次。</p>
一般来说,除去那些性格特别鲜明的不算,大部分的士子在科举之后无论是中举还是落第,大多都会和科举的主持者比较亲近。</p>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地位的体现了,证明朱高炽的黄太子之位还是很稳当的,不然的话老爷子为什么会让他连着三次主持科举而不是让朱高煦来?</p>
这一来是因为朱高煦跟文字好像就不沾边,二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了。</p>
今年的科举由朱瞻垶主持,这是当今皇帝亲自定下来的,基本上跟政治有关或者是心向仕途的人都知道这代表了什么。</p>
所以,对于士子们来说,今年的科举格外的特殊。</p>
首先,若是中举,甚至是在殿试中夺得一甲,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可以参加朱瞻垶的大婚了。</p>
作为大明的皇太孙,而且还是皇帝亲自决定让其主持科举的皇太孙,能参与这种人的大婚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p>
其次,朱瞻垶现在是大明最有潜力的潜力股,若是能跟他搭上关系,那基本上可以保证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了,这可能都比搭上朱棣更有吸引力。</p>
再说了,大孙年幼,虽然所表现出来的心智极为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妖孽,但年纪在那摆着,相比于已经人老成精的当今皇帝,毫无疑问是皇太孙更好亲近。</p>
最后,若是能在这次的甲午科中举,那就能算得上是三朝天子门生了。</p>
永乐一朝就不必多说了,在永乐朝中举那肯定是永乐朝的天子门生,但问题在于主持人是朱瞻垶这个皇太孙。</p>
只要亲近皇太孙,那就等于是亲近了皇太子,从当今皇帝到皇太子再到皇太孙,整整三朝,大有可为啊!</p>
“我可把丑话说在前面,这是我第一次主持科举,以前科举有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我不管,但是这次最好是没有。”</p>
朱瞻垶站在一直被沿用的科举考场,对着身旁的两人吩咐这,表情极为严肃。</p>
“就算是有,你最好也别让我知道,若是让我知道了,别说你们是一部之长,到时候我照样给你们拿下来!”</p>
“殿下这是哪里的话,往些年都是太子爷亲自主持的,怎么可能会有那种事情?”</p>
吕震一脸的冷汗,显然是有些害怕了。</p>
他害怕不是因为他往些年搞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是因为这种事情除非年年严查,不然的话根本止不住。</p>
他作为礼部尚书不做那些事情,但不代表着下面的人就不会。</p>
但这次朱瞻垶的态度如此坚定,那就说明到时候监考的力度是往些年说没有的,要是真查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那他这个礼部尚书就算是不脏也脏了。</p>
相比之下,吏部尚书蹇义就轻松多了。</p>
自唐朝开元二十四年的那件事情之后,科举这件事情就从吏部被移交到了礼部,虽然最后的分配还是由吏部负责,但在殿试之前科举这事儿跟吏部就没啥太大的关系。</p>
“没有最好!”朱瞻垶冷哼一声,嘴上虽然没有说但那个语气显然是不相信的。</p>
“这次会试我除了礼部之外我还会让锦衣卫以及腾骧卫联合监考,你自己注意点儿。”</p>
“是……”吕震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中放松了不少。</p>
朱瞻垶能这么说那就等于是在给他提个醒了,让他提前约束好下属,朱瞻垶这么做已经相当于是仁至义尽了。</p>
不是朱瞻垶不想抓两个作为典型杀鸡儆猴,实在是因为这么做的话不太好。</p>
不过如果即便是这样仍旧有人耍小心眼,那朱瞻垶就不会客气了。</p>
他之所以提醒吕震是因为他不想在这种事情上闹得太大,因为闹得越大,大明的脸丢得就越多,可若是仍旧有人耍小心眼,那就不能不处理了。</p>
能有这个胆子在这种重压之下还敢明知故犯,那说明这些人不是自认为关系够硬就是觉得朱瞻垶不会太过严苛,朱瞻垶自然不会放过。</p>
“这次吏部也别闲着,跟礼部一起做准备吧。”朱瞻垶转头看向了蹇义。</p>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1558/1292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