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公仔细想了想,似乎确实有这件事情,但是他在心里嘀咕道:“晋侯也太小心眼了吧,这样的事情都已经过去5年了,居然还能够记得。”
但这话也只能在心里说了,要是传出去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想要挽回鲁国和晋国的关系的话,那也有些困难。
在群臣的面前,鲁公说的却是另一番话:“寡人打算派伯夏前往晋国出使,多带些给晋侯的礼物,一定要挽回两国的关系啊。”
鲁公对于群臣之间的一些事情都心知肚明,就比如说他派的这个伯夏。
他知道,几年前伯夏的一个号称力气很大的儿子,在晋国太子的拜访下,随着晋国太子前往晋国效力。
而且他也听说,这个晋国太子似乎也是非常有本事的一个人,所以派遣伯夏前往晋国出使,似乎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
毕竟晋国太子亲自去带走的人才的父亲,必然会引起他的重视嘛,顺便的话,或许也可以向他请教一下,鲁国该怎么摆脱权臣的控制,而让国君重新掌权。
出使的重任,这个时候三桓都是想要接下的,毕竟如果出使之后鲁国和晋国的关系又恢复到从前了,那对于鲁国来说是大功一件,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也是能够提升不少的威望,进一步加深自己的家族在鲁国的影响力。
但是他们一听到鲁公派了伯夏去,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这个伯夏到底是谁,等仔细想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反应过来,是那个从宋国逃亡过来的大夫。
此时也是季孙行父最先站出来对鲁公说道:“伯夏此人并未被国君重用过,其才学如何无人知晓,恐怕担当不起出使晋国的这份大任啊。
臣不才,愿意出使晋国。”
三桓之一的孟孙谷也站了出来:“季孙大夫为国操劳,太过劳累了,不妨让我们这些年纪正轻的人来干这些吧。”
孟孙谷的确比季孙行父要年轻的多。
鲁公早就预料到了三桓的这些人会在朝堂上和自己唱反调,驳回自己想要派遣的人。
“这怎么能行呢?寡人听说伯夏的儿子在晋国侍奉晋国太子,让他去出使晋国比你们都要合适的多啊。”
“什么?伯夏的儿子投靠了晋国?这更不应该派他们去啊,国君难道就不怕他损害鲁国的利益吗?”三桓的叔孙侨如此时也是蹦了出来。
“我们鲁国和晋国世代交好,他怎么能够损害鲁国的利益而壮晋国呢?叔孙大夫多虑了吧,寡人心意已定,就派伯夏去出使晋国了。”
鲁公难得的硬气了一下。
伯夏听到鲁公交给他这个任务,于是有些忧虑,因为他害怕会遭到三桓的报复,哪怕他本来也不认识他们,但是现在鲁国的情况谁能不知道呢?
公室卑而三桓疆(强)。
国君这么重用他,显然是在派他出使之外,还把他自己当成了一颗对抗三桓的棋子。
...
白狄这边的储君易羖,已经定下了五个月之后和晋国的公女结亲,到时候他肯定是要按照晋国人的规矩,然后亲自过去迎接的。
但是在那之前,易羖更想要前去晋国的都城去看一看,看一看晋国人是怎么治理国家的,看一看他们的大城市究竟有多么的繁华。
毕竟他们已经在白狄呆了很久了,白狄各项制度相较于中原都是比较落后的。
白狄这边大多都是山,而且还是较为原始的部落制度,虽然他们也有一部分的青铜冶炼技术,平常他们的贵族也有用青铜器,但是远远比不上中原大国晋国。
因此易羖已经下定了前往晋国拜访的决心,好好看看这个中原大国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于是他就向自己的父亲请求:“儿想要去晋国拜访一番。”
白狄的君主看见儿子提出了这个想法,于是长叹一声:“你也听说了晋国的实力强大,心生向往了吗?”
易羖点了点头,对这件事情并没有任何的否认:“我们相较于晋国,还是太落后了,晋国在如此情况之下,还能够召集十个国家前往会盟。
如果不是他们无心攻打我们,恐怕我们白翟会因为前些年和秦国犯下的错误,而受到灭顶之灾吧?”
白狄的君主沉默着看着他,等了好一会儿才从这种状态中走出,语重心长的和他的儿子说道:“是啊,晋国能够与我们皆为姻亲,这其实是一大幸事啊,如果你能够从晋国学到什么东西,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那我死了也是欣慰啊。”
“你去吧,多在那里留一段时间,最好是能够留到和晋国公女成婚那天,就不用再往这里跑一趟了。”
晋国和白狄的距离其实也并不算太远,只是路太难走了,毕竟这一条路上都是山,比平原走路要麻烦了许多,而且还更加容易遇到很多的猛兽。
易羖此时是大喜过望,他知道父亲同意了自己的想法,既然能够在晋国多待一段时间,那自己可就得好好的去考察一番了。
白狄不像中原,那么的遵守规律,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储君出远门。
因此他是可以任性的。
......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2443/124429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