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村外的官道上,人群一簇一簇地向着江陵府行去,老老小小,拖家带口,有的推着小车,有的赶着牲口,更多的是背着大大小小包裹的人,披着蓑衣,在湿滑的石道上艰难地走着。还有一些驾车、骑行的人也夹杂在人群中缓慢前行。哭闹声、叫骂声在路上不绝于耳。
此时一辆反向驰来的马车缓缓停在了跪坐路边草棚下的两个人身边。马车很是精致,两侧各绘有一枝迎春怒放的桃花,车上下来一名浓妆女子,四十来岁,中等身材,额间一颗小痣稍显突兀。另一人则是一名身着对襟纱衣的彪形大汉,坦开的衣襟处,露出一丛浓密的胸毛,再看那一脸的横肉,让人不寒而栗。而跪坐路边的两人一人为六十左右的老汉,一人为十二三岁的少女。那大汉下车后也不顾自己的大车挡住了对面的车驾,径直走向路边的两人,向着那老汉狠狠说道:“李老头,银子准备好了吗?小丫头我们这就带走了哦。”
那老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着壮汉身后的女人说道:“刘姐儿,您行行好,能不能把小娟送到一个好人家里当个奴仆啊?”
“你管得着吗?”那壮汉直接就去拉老汉身边的女孩。
“你们可不能将小娟送到窑子里去啊。”老汉和那壮汉撕扯起来,但又怎是那大汉的对手,啊地大叫一声,被那壮汉一脚踹翻在地上,眼见着要将小娟拖上马车。
“住手!”,牵马被马车挡住的齐舟一声断喝,“为何要强抢民女?”
昨日齐舟二人在驿馆住宿一晚后,今日继续赶路,准备于晚间至江陵府投宿,只是前几日广陵江在南门县决口,相邻两个县也都遭了殃,今夏阴雨不绝,洪水来势凶猛,冲毁、淹没民舍庄稼无数,失踪、淹死者亦是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幸存者无奈沿官道结伴至州府乞活,齐舟二人裹在人流中已行走了五个时辰,天近黄昏,离州府却还有四十余里,恰逢有人恃强凌弱。
“小兄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就不要管这个闲事了。”那中年女子对着齐舟柔声说道。
“大爷,你欠他们多少银子?”贺齐舟扶起跌落在地上的老人问道。
中年妇女抢着说道:“四十两,不过现在连本带利是七十两”。
“我也没办法呀,白发人送黑发人才借的钱,不想害了我这可怜的孙女啊”。老汉哭道,旁边的少女亦大声痛哭起来。
这一日来,一路上贺齐舟见过太多苦难之人,身边的二百两银子已经送出了将近一半,本来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留着剩余的银子去京城赶考,无奈又碰到这对可怜的祖孙,正自犹豫间,林川撞了撞贺齐舟肩膀,轻声说:“我身边还有点,省点应该还够的。”
“把借据拿来”,贺齐舟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和二十两碎银。
那中年女子嫣然一笑,接过齐舟的银两,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抽了一张出来交给齐舟,说道:“这位少爷真是豪爽,好人定有好报。”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回马车。
那老汉对着齐舟拼命地磕头,还要他将那女孩一起带走,说是现在无家可归,也养不活小孩,贺齐舟脸一红,当然不可能带一个小女孩在身边,只能再拿出十两银子,交于老汉,匆忙告辞。两人又缓慢地行出几里,眼见晚上无处投宿,不禁暗自着急,只听得前方有人高喊,州府夜间关闭城门,大家随我至郊外圆通寺暂住,明日再赶路。看着前后上千人的队伍,贺齐舟对林川说,“也只能如此了,先去庙里将就一晚吧。”
行至花溪村村头,官道边一条石径斜斜向上,通向一座小山,山上坐落的正是江陵府名刹圆通寺,在道路岔口的凉亭里,有一人一骑站在亭内,似有两大包重物挂在马背上,见到逃难的行人就向大家指出进寺的路径,并且按人头每人发放约莫一两碎银。那人身材高挑,三十余岁,络腮胡子,粗哑的嗓音正在使劲地喊话:“逃难的,今天别赶路了,到圆通寺过一晚,南门县和祁东县大财主发善心,一人一两,莫要错过。”另有两名青年帮着他发放银两,那两人身背行囊,应该是逃难队伍中的好心人。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2708/1252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