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吏部尚书,吴琳一直是个谨慎到甚至有些古板的人。
祖宗之法,那自然是能不动就不动。
与其大刀阔斧的改革,酿成事端,还不如老老实实按照老的规章制度办事。
效率虽说是低了些,但总比弄的一团糟强。
眼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吴琳轻咳一声,继续发表起了自己的观点:“纵观历史,变法大多是以失败告终的。”
“汉代王莽改革,北宋王安石改革,哪个不是一开始轰轰烈烈,最后却落得一地鸡毛?”
“改革这种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
“胡公子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这次改革,不仅触动了地方乡绅的利益,更是对基层治理体制的一次大洗牌。”
“如果到时候真出了什么乱子,谁能担得起责任呢?”
吴琳话音刚落,便得到了一众老臣的连声附议。
就连李善长,也是忍不住出列劝阻道:“陛下,胡公子的想法虽好,可是实施起来的确是很有难度啊!”
“我大明刚刚建国不到二十年,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民众尚未被教化,北方有残元实力虎视眈眈,南方又有张士诚的旧部在海上作乱,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此时再大刀阔斧的搞改革,成功了还好说,可要是一旦失败了,可不是简单的乱一阵子就能解决的。”
“这要是严重起来,可是能动摇江山社稷的大事啊!”
李善长刚刚起义时就跟着朱元璋,自然是对朱元璋的心思了如指掌。
胡长安之前这话,的确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看朱元璋的意思,极有可能力排众议,推行改革。
这可把李善长急坏了,连忙趁着吴琳发表意见的当口,跳出来给胡长安上眼药,希望打消朱元璋这个荒唐的念头。
要是变法真的推行下去,胡长安可就摇身一变,从一介布衣变成了改革功臣,李善长自然是不希望这样的好事发生在胡长安身上。
另一方面,李善长的家族也算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望族,名下私藏的田地不计其数,偷逃的税款那也是只多不少。
要是这改革能顺利推行下去,李善长绝对要被扒掉好一层皮。
于公于私,李善长都希望这次改革能够流产。
李善长刚刚说完,胡长安便接过了话头道:“诸位大人,俗话说得好,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改革当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啊。”
众人听罢,顿时都狐疑的望向胡长安。
这小子,刚刚还在拼命推销改革的好处,怎么被我们一说,就便鹌鹑了?
怕不是有阴谋。
众人想的的确没错,胡长安还真的有后招。
眼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胡长安清了清嗓子,继续侃侃而谈道:“诸位大人怕是想岔了,改革的确是会引发一系列动荡,但这改革又不是在一天甚至一年之内马上就能完成的?”
“就像酿酒一样,只有徐徐图之,耐心等待,才能获得美味的佳酿。”
“这改革,我们可以先在应天城附近小范围实施。”
“毕竟在这应天城附近,朝廷的控制力肯定是比在一些边远地区强。”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3576/1318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