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从秦桑心田流过,他默运玄功,清晰感知到瓶颈的存在。
渐渐地,他的阴神变得愈发虚幻,最后几乎变成了一团灵雾,轻灵而散乱,五官都变得模糊起来,甚至还不如之前的元神凝实。
照这样持续下去,阴神很快就要彻底崩溃了。
阴神在似散非散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秦桑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消耗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忽然,灵雾一荡,又重新凝聚成阴神,本尊和阴神的眉宇间都有疲惫之态。
第一次冲击瓶颈以失败告终。
秦桑面露沉思之色,回忆方才的过程,悉心复盘,发现自己有些时候操之过急了,打磨的还不够。修士突破往往是个水磨工夫,需要足够的耐心,秦桑总结了之前的得失,便调息恢复,继续尝试。
静谧的洞府中,秦桑的阴神不断经历着涣散、重聚的轮回,最危险的时候几乎处在崩溃的边缘,也是因为秦桑的修为足够高,自信能够掌控,才敢做的这么极限。
一次次轮回,虽然没能冲破境关,阳神每次重聚,都隐隐和之前有些许不同。
在阴神之境巅峰,每次冲关还能有进境,是非常惊人的,一名真正的阴神修士,可能要花费几十上百年,不断尝试和印证,才会有一点微弱的进境,如此慢慢积累出能够支撑他突破的底蕴。
这就是境界高好处,秦桑领略过炼虚之境的风景,以此为证,很容易判断出何为歧途、何为正途。当然,随着《太乙灵枢经》的境界逐渐逼近秦桑自身的境界,这种优势会慢慢减少,现在这么快的进境只是暂时的,不可持续。
尽管秦桑早已突破炼虚后期,想将《太乙灵枢经》修至第六重后期也是非常困难的,否则人人都能选择灵法体三修。
当阴神又一次濒临溃散,突然出现新的变化,体内浮现一点明光,明光起初微弱如烛火,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明亮,直至光芒照彻阴神,内外通明,若琉璃澄澈,神韵流动。
陡然间,天地元气躁动,阴神大放光明。
玉影感知到波动,猛然望向靖坛方向,喜道:“教主要成就阳神了!”
“快开启护山大阵!”
白颖儿也从洞府冲了出来。
旋即五雷教总坛上空风云激荡,霎时间形成一片厚重的云海,云罩仙山,隔绝异象。
洞府之中,秦桑心无旁骛,只觉境关已经近在咫尺,只差临门一脚。
此时洞府里亮如白昼,只能隐约看到一团明光,明光刺目,耀眼如一轮大日,此时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阴神了。
忽然明光一收,一道人影自明光之中显现,澄明、凝实,扭头看到自己的本尊,微微一笑,投入本尊体内。
五雷教总坛上空的灵潮逐渐平息,异象消散。
‘唰!’
秦桑睁目,眼中泛起异彩,终于成就阳神之境!
细细感知突破之后的变化,更能体会到神游无碍的真意,阳神不必依附躯壳,天地便是我之躯壳,无有拘束,往来自如。
阳神现形与真人无异,隐则无形无质,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秦桑兼具法相、法身和阳神,更能体会三者之间的区别,或者说是三条修行之路的区别。
无论哪条修行之路,修炼到这个境界,都能直接运用天地之力,引发天地异象,举手投足、风雷辄动,但本质截然不同。
法相是内天地在外天地的映射,法身试图掌控天地,而阳神追求的不是掌控,也不是创造自己的内天地,而是融入,假如将天地变成自身的一部分,自然能够做到如臂使指。
如今三者集于一身,带来的竟不是帮助,而是负担。
体悟了一番阳神之后,秦桑便运转《天妖炼形》,这门功法已经被他修至圆满,再进一步即可突破境关,前方却似有一堵坚壁,至今无法撼动分毫。
他想试试,在成就阳神之后,会否不同。
而在秦桑参悟之时,却发现阳神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好处,反而会在他悟道造成干扰。
由此可以证实他之前的推断了,灵法体三修,大道会相互影响,并非越杂越好。只有将三者都修炼到足够高的境界,方能盖过弊端,帮助修士深入领悟大道真意,冲击合体之境。
如果只能将主修的法门修至巅峰,另外两者都停滞在初期,还不如不修。
这何其难也!
世间能够直指大道的顶级功法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像影神国的传承,经历无数代人不断修缮,仍有隐患和弊端。
仅仅是集齐三种顶级功法,就是寻常修士不可想象的了,还要耗费庞大的资源和精力,修炼到极高的境界。
在天资超凡、背景深厚的白和鬼母眼里,或许这些都唾手可得,却没有考虑到,和他们比起来,世间九成九的修士都是庸才!
庸才和天才是无法交流的。
“你们还真看得起我……”
秦桑回想起他们当年说起这些时,理所当然的样子,不禁暗暗苦笑。
估计自己至少要将《太乙灵枢经》修至阳神后期,才能领会到他们说的那种‘好处’。不过既然已经走上这条路,秦桑也没有回头的打算。
感悟一番阳神之后,秦桑开始参悟《太乙灵枢经》第六重。
当他尝试修炼,果不其然,进境大大减缓,远不及之前。
……
与此同时,一朵白云飘到五雷教总坛上空,落地化作十几道身影,都一袭黑袍,斗篷遮面。
“你们是什么人!”
玉影现身,满脸警惕。
“这位道友有礼,还望禀报教主,就说是故人之约,冬尾奉命前来拜会,”领头之人温声道。
玉影隐隐觉得此人的气息有些熟悉,不敢怠慢,禀报秦桑,片刻后得到允准,将冬尾等人请进道场。
!-- 翻页上aD开始 -->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4540/3118045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