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大批官员及家眷迁来成都,因而对高档“包席馆”的需求与日俱增。
经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关正兴觉得做高档宴饮包席生意很有市场,何况他不仅厨艺精湛,在开发菜品方面极有悟性,而且多年以来在官场上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也认识不少南北名厨和本地名师,如果能集众人之力,开一家高档雅致、菜肴可口的“包席馆”,不愁没生意。
打定主意后,关正兴毅然辞去了官府大厨之职。1861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南北兼容、古风新派、品味高雅、菜肴精美的“包席馆”,并取名为正兴园。”
“关师傅他是满族人,主要擅长的是宫廷菜,那他是怎么做出独树一帜的川菜的呢?”
这是楚云风非常疑惑的地方,非常好奇一个宫廷厨师是怎么开创了近代的川菜体系。
侯会长打开自己带着的杯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那是因为当时清朝对于省府大官,有“避籍”的规定。
即:不能在本省任职,必须派到外省就任。这些达官贵人来川任职,都要带上家乡厨师,到正兴园宴客,有时也派家厨到正兴园做菜,这就给正兴园与南北名厨交流的机会。
关正兴将川菜、苏菜、京菜的精华融为一炉,创制出更多的名菜,最终打造出一个系统性的地方菜系—川菜,所有才会有这样的传奇。”
“原来是这样,那后来关师傅的弟子们开创的荣乐园呢?为什么只有他们将川菜发扬光大了呢?”
楚云风现在就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逮着什么就问什么。
“这个我来说吧,我比较清楚一点。”熊会长主动请缨,自己可是饭店协会的副会长,对于荣乐园的了解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我先说说蓝光鉴这个人吧,他13岁踏入川菜行业,因其超高做菜天赋,颇受关正兴青睐与扶持,甚至将满汉全席做法尽数相授。
资质上乘的厨师,一般5年出师;而蓝光鉴在16岁的时候,就上灶连做三桌满汉全席,轰动整个成都。
同时,蓝光鉴对川菜的热忱不下于关正兴。据统计,蓝光鉴一生研发的川菜有300多道,可以说,他一生的精力全都耗在了川菜研发上。
如果说关正兴是个做产品的高手,那么蓝光鉴则是运营的高手,他们的关系,就如同苹果的沃兹之于乔布斯。
关正兴是个官员,生活上、物质上都十分充盈,而“正兴园”所接待的客人,也同属“往来无白丁”的官员。
他定义了“川菜”这一伟大的名词,但遗憾的是,他并未将川菜中各种菜品包装成一个系统,推向全国。
而蓝光鉴,则做了关正兴没做的事。在荣乐园经营期间,他前后首创了30多种宴会格式,并开创了川菜中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餐厅——有包间和大厅的荣乐园。
理解两人想法差距并不难,因为后者是商人。这个商人的想法,最终将川菜包装成一个名誉中外的招牌。
不仅如此,蓝光鉴在当时对于荣乐园的经营,就有了DIY的概念,以及第送货上门的服务理念。这种想法支撑之下,“随堂配菜,送菜上门,做包宴席”成了荣乐园主要竞争力。
所以荣乐园在当时成都几十家老字号中脱颖而出,名贯成都。1970年,装潢最顶级的门店在骡马市建成,“老成都”无人不晓。
1980年,荣乐园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对街落座,一炮打响。
邓丽君、基辛格、舒尔茨、西哈努克、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等一大批知名政要、企业家以及明星都光临过。
从1971年开始,荣乐园成为成都市饮食公司的技术培训基地,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川菜界的黄埔军校。
从这一年后,荣乐园每年都要培养一批烹饪技术人才,孔道生、曾国华、刘建成、吴万里、张松云、毛齐成……这些个个都能叫出名号的老一辈名厨,全都出自荣乐园。他们有的跳出师门,创建了自己的餐饮企业;有的留下来,坚守心中的执念。
但这,也是它最后的繁华。
鼻祖的没落。
荣乐园后来进行了一系列搬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且现代城市繁华地段铺租费远高于老街旧巷,这些费用无疑会给资金周转带来压力。
其次是环境影响。现代气息的繁华地段,有更多符合现代人的特色餐饮:快餐、火锅(特别是在成都这种火锅大城,竞争就更无优势可言),以及舶来的烤肉、牛排等。在这种环境中,荣乐园无异于夹缝中求生存。
再次是菜品的局限。不断推陈出新,是餐饮企业存活的基本能力,而自蓝光鉴去世后,荣乐园的川菜很难再有突破,而且味道也随着前一代人的去世而逐渐逊色。
基于种种问题,荣乐园面对盈利压力,不断关店、拆迁、重开……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内部资金终于拖断,这匹驰骋了近百年的“老马”,也终于卸下曾经的种种繁华,累死在路途。”
熊会长说起这段传奇也是颇为唏嘘。
“现在你知道川菜的辉煌了吧,由于时间有限,有很多关于川菜的传奇还没告诉你,包括那道慈溪太后最喜欢的开水白菜等等。
我得走了,再不走一会赶不上航班了,复原的事情不着急,等我回京处理一些事情之后再说。”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4843/1423399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