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的最后还给愿意勤王, 斩杀朝廷大将者开出巨额奖赏。当然,原属于朝廷的人要是能迷途知返,站到属于正确的勤王方,那么吴王刘濞也不吝赏赐, 并且对投降者的一切既往不咎。
刘瑞看望这篇檄文后感触不多, 只从字里行间看出“画大饼”这传世永昌的忽悠……啊不!是招聘手法:“你别说, 淮南王的文笔真是不错。”
汉赋以铺采摛文,但淮南王的檄文既没有骚赋体的拗口, 又没有大小赋的冗长华丽, 而是情入简述,重点突出。不仅把文章的轻重缓急拿捏地恰到好处,更是在用词上尽量贴近民间用语,使之容易在民间流传, 从而形成舆论优势。
啧!有这能力干什么不好,偏偏要以藩王之身谋反。
“可惜了……如此大才, 竟也是作乱犯上之辈。”想起后世评价极高的《淮南子》,刘瑞在惋惜的同时也有些紧张道:“淮南王与吴王沆瀣一气的事儿有没有影响到江淮一带的学子?”
刘瑞记得“鲁诗派”的申培,《尚书》之欧阳学派的欧阳和伯, 以及从鲁国学习了《谷梁春秋》的江公都是刘安的座上宾。
不得不说, 刘安的表面功夫做的实在是太好了。
好到差点忽悠刘姓的三代皇帝,即便是事败自杀后也有人为其叹息。
“所以说, 孤的这位好叔叔还是太心急了。”刘瑞放下檄文副本, 叹息道:“如要评价作乱的藩王里谁最难缠, 淮南王刘安才是那个在父皇的心尖疯狂跳舞的人。”
“淮南王?”张汤闻言有些诧异,而颜异想到频频出入淮南王府的大儒们, 唇边的苦笑引人注目。
“淮南国仅有一郡, 又何以成为心腹大患。”张汤瞥了眼不自然的颜异, 随口接道:“家上怕是多虑了。”
刘瑞去拿文书的手微微一顿,眯眼打量镇定自若的张汤。
后者一副眼皮低垂,勤于公事的模样。
呵呵!给他搁这儿装傻呢!
刘瑞看向颜异,只见后者握着竹简的手背青筋暴起,但却在几个呼吸间平静下来:“多虑不是孤,亦不是陛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又何需在前尘往事上斤斤计较。”刘瑞知道张汤打着借机给儒家乃至太子宫的文党颜异上眼药的心思。
要说谁是关中最引人注目的淮南王同党,恐怕除了受邀讲学的几名大儒,就只有任太子家令的文党最引人注目。
张汤虽在第一次科举里未进前十,可是他那出色的工作能力,卷生卷死的上进态度还是能在太子宫里与文党平分秋色。
不愧是历史上把颜异坑死后,还能对设计他的朱买臣等人进行反杀的存在。
刘瑞不介意张汤有点小心思,但是他很介意某些学派因一己之私而在这种事上搞出太多的小动作,导致关中平定叛乱后不好收场。
“说起来,距离第一次科举也有……三四年了吧!。”刘瑞突然拨了下手指,若有所思道:“也不知再来一次科举会有怎样的人才入朝。”
宋英宗时确立了三年一次的科举制度,但是考虑到此时的读书人不多,财力人力与北宋相比也是拍马不急,所以这科举的间隔也要延长一点。
至于为何挑着藩王作乱后举行科举……
一是为了中央集权。
二是为了选出安定藩国的人才。
三是为了转移黔首的注意力。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46930/1472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