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条同样是犯了东林党的大忌讳,因为东林党的政治主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废止商业税,不要与民争利。应该说东林党这一政治主张本意是好的,是为了鼓励工商业发展,惠商恤民,但是却导致了明朝的税收制度变成了畸形,富有的商人只要纳很少的税,国家税收的重担全压在了贫穷的农民百姓身上,尤其是到了明朝末期,为了对抗满清入侵,朝廷还加征了辽饷,加上天灾,百姓饭都吃不饱,只能造反了,另一方面国库也因为税赋收不上来变得极度空虚,连军饷都无法保证足额支付,也是导致明朝败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秦寿一听刘启东这么一说就怒了,把徐学聚交待他不要轻易招惹郭致远,以免节外生枝的劝告抛到了脑后,他总算没有糊涂到家,知道凡事得讲证据,立刻安排刘启东悄悄潜回古田发动古田的生员士子写联名告状信状告郭致远,那些生员士子对郭致远恨之入骨,一听有机会扳倒郭致远,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还搞出了一个血书告状的噱头,教谕顾之谦亲自操刀,绞尽脑汁写了一封“文采飞扬”的告状信,把郭致远说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大魔头,然后齐齐按上了血手印。
秦寿拿到“证据”后也没有去找徐学聚商议,直接向朝廷上奏折弹劾郭致远,顺便把生员士子按了血手印的联名告状信也附了上去,朝中的东林党官员一看秦寿奏折上罗列的郭致远三大罪状,都怒了,这是大奸臣啊!也不管他们根本不认识郭致远,纷纷群起而攻之。
沈一贯一开始还有点蒙圈,这是什么操作啊?郭正域是东林党人,按说郭致远就算不是东林党人,起码也是和东林党交好的,怎么反被东林党人弹劾呢?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对他而言是一件好事,他正发愁怎么扳倒郭致远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呢,所以马上也跟着弹劾郭致远。
因为是东林党人内部弹劾郭致远,所以这回连沈鲤也不好回护了,毕竟他也要考虑大局,要是他这个时候还站出来回护郭致远,就会破坏东林党人的内部团结了,也会让虎视眈眈的浙党、楚党看笑话。
万历皇帝向来是懒于朝政的,一看这么多人弹劾郭致远,也懒得再调查了,直接准奏,下旨将郭致远撤职,好在他对郭致远印象还不错,所以倒是没有将郭致远下狱议罪。
这时张承已经到了京城,而且也把京城的情报站给建立起来了,这次进京郭致远给了他不少银子,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本来还准备在京城多待些日子,一收到郭致远被撤职的消息,他就知道大事不好了,赶紧连夜兼程往古田赶,一路上马都跑死了好几匹,人都累瘦了一圈,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送回了古田。
郭致远收到消息后也是大吃了一惊,他也没想到秦寿这么不讲究,一上任就对自己下死手,好在张承收到消息及时,而圣旨下来还有一段时间,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赶紧想办法自救!
可要怎么自救呢?将郭致远撤职的圣旨已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万历皇帝自己改变主意,收回旨意,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哦,在这个时代皇帝说出来的话都是金口玉言,不可能随意改变的,要让万历皇帝收回旨意简直难如登天!
而且郭致远不可能亲自跑到京城去说服万历皇帝改变主意,所以只能通过万历身边的人帮自己说话才行,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是万历非常宠幸的人,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郭致远认识的人当中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陈矩,但是陈矩虽然对郭致远印象不错,但以陈矩的性格却不可能为这样的事帮郭致远说话,上次陈矩帮郭致远是因为涉及国家大义,才会出手,像这种只涉及郭致远私人的事情就不可能能请动他这尊大神了,而且陈矩不爱财,郭致远想贿赂他也不可能,所以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好在郭致远通过妙衣坊又搭上了另一条线---郑贵妃!郑贵妃深受万历皇帝宠爱,只要她愿意帮郭致远说话,那郭致远就有救了!枕头风可是向来无往不利的!
要说服郑贵妃帮自己说话也不容易,说起来在妖书案中郭致远还坏了郑贵妃的好事,因为郑贵妃是希望自己的儿子福王顶替朱常洛当太子的,不过两人地位差距太远,郑贵妃多半不知道郭致远的存在,即便听说过他的名字也早忘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085/137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