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重儿,你即有耳疾,且不善言,区区三岁而矣,无人预授,又顶会识文断字,且出语不凡,天问几何?可唔可以话俾吾知其一二嚟?”赵武转向聪儿,以不合长幼之礼仪冲着这个三岁小儿,行礼恭问道。
聪儿见此感觉到被这反常的礼仪给折煞了,心想,本来就是抄背“屈原”的诗作,顿觉愧不敢当,赶紧跪下,叩拜还礼,小声用他也不确定的语调回答道:“不敢不敢!小子乱讲,多有冒犯。一切皆为天生天赐,师自上天,与生俱来,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吾都唔知顶解,请恕无应,失礼之至!”
虽然他的语调,在这三位大人听上去,有些难以描述的奇怪,但他们基本上还算是听懂了,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沟通,已经相当不易了,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能再多计较呢?
“真心的,不是逼急了,老子是不肯轻易开口的,实在是我自己都不确定自己学王里的这种二手粤语发音,到底能不能和古人沟通成功!”聪儿心中暗自紧张,平常,他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基本上只愿意写字,不是逼急了,轻易不肯出声,更不用说,一下说这么长了。这几乎已是他到这一世以来,一口气所说的最长的话了。要不是这个扎他屁股的赵胡子伯伯,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大礼,把他惊吓到了,他才不会逼迫自己当众开口呢!
“呵呵,贤侄过谦嚟!”赵武示意聪儿起身,“不过,老夫是想请教一二,在你所作之诗文中,所发诸问,一为‘天数’,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二为‘物数’,如‘覆舟斟寻,何道取之。’;三为‘政数’,‘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争遣伐器,何以行之。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惊女采薇,鹿何佑。’;四为‘帝数’:‘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悟过改更,我又何言。’如此‘天、物、政、帝’,高高乎、旷旷乎,千古难答,你故何思?纣灭周进,你故何知?至终,你又自结一‘悟过改更’,谁人之过?系唔系,诸多天机,借你三岁稚躯而言于吾等,未敢一笑以轻谈?”
聪儿心想:“这赵武的语文学得还真不错,几百年后的‘阅读理解’,他都能这么快总结出来个‘一、二、三、四’,幸亏我只是节选背了一小部分的《天问》,要是全文都背下来,人家屈原可是一共问了170多个问题,那还不要被这个赵老头子给纠缠死我啊!真心头痛!并且,这里面所问到的那些个问题,即使是放在公元后2020年,读到本科阶段的高材生,辛吾我也是回答不出来的啊!”
寻思到这里,他想起了今天从商酉口中听到的一位当世未来大神的名字,虽然他现在也只不过才18岁,但他知道,就在不远的未来,能解答这些问题的,最为靠谱、最接近正确答案的,就只是能他———李耳,老子,聃兄了。
于是,他向仆人要来笔墨,在标识为自己所作的蓝色系带的竹简上,《天问》诗句后面的空白处,加写了一个大大的“聃”字,再请仆人呈送给赵武。
赵正卿一看这个“聃”字,颇为不解,就问向小夫人:“此‘聃’为何意?”
向小夫人回答道:“聃乃商容之徒,宋国司马老佐之子,老聃,正名李耳,听闻商酉口中,此小子亦有同类发问,不下于重儿所提诸题,已使商容大夫哑言许久,因此重儿提此名,意为,如若求解,问此小子亦可。”
“咁嘅!吾哋去宾度搵佢嚟?”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3012/1613202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