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射击测试合格。
连续射击测试合格。
极限射程测试合格。
直瞄射击测试……合格。
画面仿佛暂停,历史悄然定格。
“李局,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余华手里握着直瞄射击测试纸质结果,远方夕阳拂面,映照于瞳孔之中,面含笑意,整个人透出意气风发之意,向身侧的李强轻声问道。
李强闻言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手表,回应道:“傍晚七点整。”
“八个月了,不知不觉间,已经二百多个日夜……”
余华轻声呢喃,怔怔地望着前方,思绪情不自禁回到八个月前的夜晚。
除夕之夜穿越而来,立下科技救国之愿,就读北平四中,跟随华罗庚入清华园,亲历七七事变,到延城开创根据地工业……
他的脑海闪过很多画面,师父华罗庚的严肃,师母吴筱元的温柔,总是爱笑的方玉,坚忍不拔的林婉,少年时期的邓稼先,国学大师陈寅恪,身怀劲骨的清华校长梅贻琦,两鬓斑白的约翰拉贝,沉默寡言的赵忠尧……
同窗,好友,老师,一幅幅画面似如放电影般不断闪过,紧接着出现四中时期搞过的便携式照明灯源,硝化甘油,TNT,余氏七塔……
一路走来,回首望去,未曾想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人和事。
他的路,有认可,有支持,有辱骂,有否认……
至于以后的日子,或许批判否认居多,认可支持居少。
“我虽没有打死任何一名日军士兵,也犯了许多或轻或重的错误,但我,无愧于心,我所选择的道路无须别人认可,百年之后,自有人评价。”余华渐渐回神,转头望向测试场中心的红牡丹重炮,双眼清澈而透亮,透出无比坚定之意。
时间如若倒退八个月时间,回到除夕夜那晚,在参军打鬼子和科学救国之间,余华依然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消灭一百个鬼子和眼前的红牡丹重炮相比,孰轻孰重,无须多言。
他,无愧于心。
“人有时会迷茫,需要开导。但我开导不了你,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你所选择的路是否正确,需要亲自验证。”
就在这时,耳旁忽然传来领导的声音,温和而平缓:“即使很多人都不看好你,可你偏偏就要争气……如果累了,可以停下来歇息,道阻且长,不必急于一时一刻,还有,我们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背。”
余华闻言怔了一下,转头看去,迎面而来的是领导如自家长辈般的微笑,李强和历史上有名有姓的部队首长们,面容严肃,全都投来蕴含认可之意的目光。
红牡丹原型炮试验通过,等同于红牡丹榴弹炮项目正式成功,而这,意味着余华即将离去。
领导知道,李强知道,在场部队首长同样知道,他们更知道此番分别余华将踏上海外求学之路,再见之日遥遥无期。
“德胜让我转告一句话给你,你不是抗日战场的逃兵,而是科学界最强大的战士,你要去学习西方最先进的知识,要去打赢西方的科学界,中华的未来在你和所有海外求学的学子身上。”领导缓缓说道。
听闻此话,余华没说话,轻轻点头:“谢谢您。”
领导轻轻拍了拍余华的肩膀,微笑未语。
余华深呼吸一口气,稍微整理情绪,翻开直瞄射击测试纸质报告单,正对在场众人和项目测试人员: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3367/2734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