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一屋不爱学习的崽子,嬴政也很无奈啊……
他自己就是个学渣。
而他的启蒙知识都是被赵国的外祖父所教授,并不全面,自己也不爱学,认了几个字便觉得自己很可以了,主要任务是成天翻墙出去打架,一个学渣中的霸霸。
所以儿子们学习起来应该也耐不住性子,唯一能坐得住的扶苏……已经撑着脑袋睡着了。
嬴政轻轻叹了口气,并没生气,也许是平时与儿子们接触的少了,此时只觉得有趣。
他找了一圈没瞧见胡亥,便想问向身边人。
结果腿边传来些动静,有什么东西拱啊拱的挤过来,低头一看,看到一个头发微蜷的大脑袋,扎着两个毛扎扎小髫儿,小胡亥。
“父王在看什么?”
他发现父亲在看他,就歪头向上瞧来,眨着大大的眼睛,晶莹纯洁,天真无邪,“在看哥哥们念书?”
嬴政笑着弯腰抱起他,让他稳稳坐在自己的臂弯里往外走,边走边问:“亥儿不是也该在里面念书的吗?怎么跑出来了?”
胡亥一直拢着双手,故作神秘地贴到他耳边小声说:“父王,我发现一个好东西,会飞哦,亥儿就跟着它出来了。”
嬴政挑眉笑笑:“什么东西?”
“喏。”
胡亥把双手托到他眼前,轻轻抬起一条缝,里面有只扇动着花翅膀的漂亮蝴蝶。
“这是阿娘呢,”孩子说,“父王对亥儿说过,阿娘生前最喜欢蝴蝶了,跳起舞来就像蝴蝶一样,翩翩……翩翩……”
“翩翩起舞。”嬴政接上他的话,刮刮他的小鼻子,“好了,快回去读书吧,父王晚些时候再来看你。”
他说着将儿子放下地,轻拍了拍他的小屁股,又嘱咐一名随行的卒史(类似秘书)将胡亥送回屋里。
“嗯?你是新来的那个?”他看着那个卒史问道。
卒史欠身:“回禀王上,是的。”
“寡人有印象,你字写得很好,大篆水准不亚于廷尉,听说你还精通秦法?”
卒史腼腆道:“王上过誉,鄙人惶恐,廷尉的书法高山仰止,鄙人是万万比不上的,秦法博大,鄙人也只是粗通皮毛。”
“听说你是隐宫出身?母亲是隐宫犯人,父亲是隐宫文吏?”
“是。”
嬴政来了兴趣,让另一人送走小胡亥,与这人边走边聊道:“你的注色经历,说来听听。”
“承蒙王上关心,家严在隐宫任律法令史,从小严格教授鄙人秦律、书法,鄙人这才能够进入学室学习,三年通过考试,除授为史,再三年,入宫任尚书卒史,便是现在的职务。”
嬴政点点,不吝赞誉道:“出身微末仍不竭进取,在仕途上能有这番进益,可见你刻苦非常,你叫什么?”
卒史恭恭敬敬朝他一拜:“鄙人名叫赵高。”
……
……
【关于赵高非阉】
历史上的赵高其实不是阉人,他有个女儿,还有个叫阎乐的女婿。
先秦时期,只要是在王宫里当差的男人都叫宦官。
“宦”这个字,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臣”,指的正是在王宫里工作的人,只有“宦阉”才特指去势的男人(后世称太监)。
东汉以后的宫里才开始全面使用阉人为内侍,唐朝以前的史书也并没有明确说明赵高是阉人的。
这大概是后人把阉人的身份嫁接到害秦灭亡的赵高身上,以警示君主宦阉乱政才歪曲了事实。
【关于赵高身世】
《史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
文中提到的“隐宫”,可以理解为关押犯人的作坊。
是当时受过肉刑的囚犯因为被割了鼻子或手脚有碍观瞻,为了不吓到别人,就把他们集中关押在一处进行劳作,赵高应该是出生在这种地方。
而“隐宫”两个字也成了后人误以为赵高是阉人的误证来源,误以为是“隐官”。
隐官是指供帝王玩乐的人,八成是去了势的阉人。
“隐官”和“隐宫”,“官”和“宫”字形相近,在历史篆刻或抄录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笔误,
张家山汉律《二年律令》中也说隐宫子弟是士伍,也就是与庶人无异,所以赵高不是阉人。
但他生在这种地方,又怎么会熟读律法和精通书法?
李开元先生曾经根据史料推测他的父亲很有可能是在隐宫工作的基层吏员,与他身为囚犯的母亲成婚生下孩子,赵高这就有了学习的条件和出仕的可能。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09/146792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