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时间紧张,他们就算是扩产,增加生产线,也来不及了。
吃不下的,那就只能让给其他的厂家了。
小眼睛和徐奇等人,经过十天的调查,最终确定下来,计划采购60种产品。
王兴华和刘琪,联系了国内相关企业。
决定在1989年2月20日,正月初七,召开现场招标会。
1988年春节,苏燕华和赵一俊,又从晋省来京过年了。
华远集团事情多,刘琪也没时间回去,两口子,也在京城过年。
张伟峰两口子,看到二姐一家子在京城,生怕姐弟之间的关系,被比下去了。
一家三口,也来京城过年。
今年,在赵宏图去了深城指点金龙鱼的销售问题后。
张伟峰这个销售负责人,算是在深城,甚至是岭南站稳了跟脚。
生产出来的食用油,都被他给卖了出去。
甚至生产速度,都跟不上他的销售速度。
只是,少部分在宏辉超市销售出去,大部分,还是通过各种工会。
但这时候,竞争对手,也出现了。
88年,大马的郭氏粮油,也在蛇口那边,投资了一家油脂工厂。
1974年,郭贺年在港城成立了嘉利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郭氏家族在港城和内地开展业务的旗舰公司。
香格里拉酒店、京城国贸中心就是它后来的杰作。
1980年起,郭贺年让自己的侄子郭孔峰出任新加坡郭氏公司董事,主管集团的食用油和粮食生意。
1986年,郭孔峰准备给生产的食用油注册个商标,考虑了许久,没着落。
有一天,看到了养在大鱼缸里的金龙鱼,突然就有了想法,何不直接就用高贵、福气、招财的金龙鱼作为注册商标呢!
他为自己的高见得意不已,就这样金龙鱼商标诞生了,在大马开始销售小包装的金龙鱼油。
<bD/> 在大马的销售,红红火火。
1988年,在大马的市场业务稳定巩固后,郭孔峰接着想把业务开拓到新家坡和东南亚其他的国家。
可谁知道,那些国家的金龙鱼的商标,都被人给注册了。
怎么自己想到金龙鱼的商标,立马就有人给注册了。
关键是注册的时间,也是在86年,没比他早多少。
郭孔峰第一时间,就是想要联系注册商标的公司或者个人,要把商标给买回来。
结果发现,华国内陆,已经有金龙鱼的食用油在开始经营销售了。
得知这个结果后,郭孔峰感觉心里难受得不行,憋得慌。
冥冥之中,感觉自己家族的运道,被人给截了。
该死的。
1988年,郭孔峰以嘉利粮油集团代表的身份到内地考察市场。
郭孔峰走街串巷地满大街找粮油商店,他看到了人们拎着小油桶排队买油的壮观场景。
郭孔峰立马意识到:这是变革华国食用油的一个好时机,若在深城建立精炼厂,生产小包装食用油销售,市场肯定很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526/166284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