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单干有多爽,三提五统就有多惨。
比这更难的,还有一把大剪刀在那呢。
农民的日子,苦啊。
难怪都要想去城里。
赵宏图也就是他爹赵一俊,在城里上班,然后有了城里的户口。
就算再破的县城,那也是城里。
然后又通过读书,迁了户口。
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不然,就算是他经商致富了,口袋大把大把的钞票,但是身份还是农民,户口还是农村,所以就叫做农民企业家。
即使成为世界首富,也照样是一个农民企业家。
赵宏图两辈子,往上两代,都是农民。
之所以从宏速公司开始,一直在蔬菜上使劲。
还不就是想着为农民做点什么。
带着大家致富么。
要只是想着赚钱的话,炒炒股,投资点企业,躺着赚钱,那不更好么。
既然现在能力大了,多做点事,那也是应该的。
赵宏图想了想,“行,但是有两个要求,第一,就是必须成立合作社,我们只和合作社对接;二是苹果必须符合我们的标准要求,但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那没问题。隔壁的一些村子,都和我们一样,成立合作社了。苹果种植技术,也都是跟着我们在学习。”赵长青苍老的脸上,皱着的眉头,好像舒缓了,笑着说道。
其实做这个决定,还是有些困难的。
东赵村种植苹果非常成功,一公斤红富士就能卖6元钱,在万元户还比较稀奇的年代,一家的苹果全卖出去就能成万元户了。
引起了乡里,甚至县里的关注,一种致富新手段迅速遍及县里各处。
1988年前后他们,村子里,镇子上,甚至连所在县掀起了一股种苹果的热潮。
家家户户迫不及待地开始种上了苹果,没人想落在后面。
很多村里,都是几代人一起,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跟着东赵村,把从前的小麦玉米拔掉,种成苹果。
尽管苹果从种下到挂果需要3-5年的时间。
但是为了能赚钱,加上东赵村的榜样在那里,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地买来了小树苗。
可别的村,刚开始种苹果的日子,人们虽然引进了苹果,但也并不知道自己种的是什么。
只说买苹果苗子呢,但买的什么品种,什么味道,成熟时间全都不知道。
赵长青得知后,着急啊。
决定把村里的技术,传到外面去。
一听说要外传技术,许多村民不约而同地找到赵长青:“村长啊,这可是宏图花了大代价,为咱们村找来的金钥匙,可不能轻易传出去。”
可赵长青心里想:咱们富了,怎能忘了乡里乡亲的农民兄弟。
接着召开村民大会,苦口婆心,情恳意切:“咱不能自己富了就不管别人,外地的农民兄弟跟咱一样想致富啊!宏图也和我说过,产业只有做的越大,才越有竞争优势。”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526/1662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