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给两人泡了一杯茶,然后准备退出办公室。
“大山,下班回家吧,不用在这耗着了,我们聊一会也走了。”赵宏图喊住张大山说道。
“行。”张大山点点头。
喝了两口茶水,润了润嗓子,赵宏图才开口说道:“益杰啊,和华粮那边沟通怎么样了?”
陆益杰叹了口气,“华粮那边本来就要同意了,但嘉里那边好像听到了消息,加强了和华粮的合作,一口气成立了6家食用油厂,并启动了京城嘉里中心的动工兴建。
而且嘉里那边的投资,还带动了其他外资的投资,今年总共能投资44亿米元,预估后面三年,投资金额能突破亿美元。”
也就是说,华粮还是放弃了和华远集团的合作。
选择了嘉里呗。
也是,他们和嘉里,都一起合作了好几十年。
而且华粮在海外的贸易,和嘉里的利益纠葛很深。
最主要的是,华远集团才开始布局粮油市场没多久,没有底蕴。
和嘉里两相对比,一个资金和技术都雄厚的跨国企业,一个民营企业,用脚投票,也知道选谁了。
和华远集团合作,那是和民营企业联合办厂。
说出去也没有一点高端的样子,反而充满了乡土气息。
和外资企业合作,那档次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是有非常多的先例的,就像汽车行业一样,都是合资办厂。
赵宏图本来就和华粮合作的欲望不大。
但一开始,是他们要求合作。
但嘉里给了点甜头,华粮立马就把自己扔一边了。
这也太欺负人了。
赵宏图脸色立马拉了下来。
“赵总,在大豆油领域,竞争非常激烈。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涉足棕榈油领域?棕榈油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1000万吨,东南亚的份额超过一半。”陆益杰说道。
他也是和华粮沟通的时候,开始调查嘉里粮油。
从而发现,郭氏集团还在做棕榈油生意。
赵宏图点点头,示意陆益杰继续。
陆益杰看到赵宏图对此感兴趣,接着说道,“我听李福关说,油棕榈四季均可开花结果,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每公顷油棕榈每年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1.5倍,比大豆高出9倍。
他在郭氏集团呆了很多年,非常了解这个行业。他认为,东南亚的棕榈油产量还有极大的增长潜力。尽管大马的棕榈用地已经殆尽,但印尼才刚起步,还有大量荒地可以开垦。”
“在印尼有没有合适的合作对象?”赵宏图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526/1662850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