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子太大了,哪里都需要人。
特别是管理人员。
虽然现在拼了老命的,从别的地方挖人,也只能勉强维持目前的局面。
但不是长远之计。
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队伍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可是,咱们内部也一直在培养人,培训班,也一直在办,而且和好几所高校,都有培养协议,加上到处挖人,应该不缺我一个上课的啊。”赵宏图说道。
赵宏图这一年到头,基本上在外面。
是真想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了。
特别是儿子出生后,还没陪过几天。
“现在培养的人才,真不如你亲自培养的效果好,比如杨四平、曹超才、许建中、张思亮、李鹏辉、许成松……”王兴华说道。
公司的用人制度在那里,能者上,慵者下。
最让王兴华意外的是,赵宏图当初培养的一批人。
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没有掉队。
徐奇、杨晓峰、杨东兴、陆益杰……
都在高层岗位上,干得非常不错。
比很多后面招进来的大学生都要强。
而当初从别的地方挖过来的人,随着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只能在中层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赵宏图是念旧。
特别是后面进来的大学生,有个别的,有点不平衡,干得再好又怎么样,也不是赵宏图的自己人。
消息传到了王兴华耳朵里,王兴华特意调查了一番。
可他仔细观察,赵宏图培养的人,特别是他不是很熟悉的那些中青班的。
这些人,早期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
也不具备强大的知识背景。
可是,他们能力也许不强,但他们有个神奇的能力:他们到什么团队,那个团队就很强,也就是他们能让团队变得更强。
他们对人谦和且坦诚,对事却非常执着,没有任何管理者的架子,他们内心强烈要求,去完成公司既定的目标和使命。
<bB/> 还有,他们始终在学习,在寻找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愿意开放,可容纳与他不同的意见。
调查结束后,王兴华特意在公司内部,开展了一次思想教育。
更是狠抓了一番公司纪律。
公司的氛围,才得以保持良好局面。
但这也让王兴华更加想要赵宏图亲自培养一批人,主要是太好用了。
“好的,有时间,我会去上课的。但是最近,我准备先写下开发工业园区的报告。”赵宏图说道。
要说赵宏图最擅长的是什么。
不是经营企业,也不是专业技术,也不是演讲口才,而是他两辈子的科研经历,会写学术报告。
这不,从公司回家后,赵宏图没有急着去找领导汇报。
而是一头钻进书房,开始写建设一个开发区的可行性报告。
工业园区相关概念,核心竞争力分析,比如资源整合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社会经济效益。
国外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建设工业园区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前景分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526/1662852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