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朝代的衰落,包括它的灭亡,都是不值得同情、不值得惋惜的。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亡,都是因为其内部先出了问题,比如说,皇帝昏庸,贪腐,奸臣当道,政令不合理,导致朝纲的混乱,进而导致王朝衰败甚至是王朝灭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全国官民用鲜血甚至是生命堆积而成的,所以,大乾王朝并不是自己这一家一姓的,而是大乾王朝所有官民共同的家园。
一个优秀的王朝,能够让弱者有勇气,让强者有所敬畏,让权力有所制止,让恶人行善,让善人不畏惧恶人。
只有这样的才能够让王朝稳定,长盛不衰,长治久安。
朕虽是皇帝,却眼不能观六路,耳不能听八方,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存明确表示,朝中大臣都肩负着直言的职责,当朕在做出某些决策当中存在偏颇的思想之时,需要大臣敢于站出来指出朕的问题。
李存还明确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下情必得上通”,“外事必闻”。使自己与宰执大臣能较为真实地了解其时的社会动态,人心背向。使自己与宰执大臣在处理军国大事,在制定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措施时,能做到比较符合客观情况,减少失误……
经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洗礼过的李存,早就认识到了,作为帝王如果不求谏纳谏,不知晓民声,其治下的王朝迟早会灭亡。
就像历史上的隋朝,隋炀帝偏信拒谏,结果二世而亡。
——元人戈直曾说,隋炀帝失去天下的原因有很多,而最大的原因就是拒绝纳谏,不听下属及百姓的声音。李世民得天下成为千古一帝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求谏纳谏,重视臣民的意见。
耳闻目睹过太多这样惨痛的历史教训的李存,当然不愿重踏杨广的覆撤,而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李世民那样的千古一帝。
还有,封建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普天之下英非王土,率土之滨英非王臣,皇帝高于一切,集所有大权于一身,对皇帝没有任何监督机制。
——虽然历朝历代都设有监察御史,谏议大夫等司职监察,谏争之臣,但绝大多数只是监督、纠察臣僚,对于皇帝则形同虚设。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都属于平庸无能,或腐败昏暴之类;只有极少数励精图治的皇帝,不但注重发挥监察、谏议部门的作用,而且让所有臣下来监察自己,并接纳各类臣属的谏议。
而李存当然想当后者了。
在李存刚刚连着灭高丽、金国两个国家,彻底收复辽东、箕地及东北,大大的开疆拓土,功盖古今之时,能写出《求谏赋》这样的求谏纳谏的文章。
再联想到前一日李存写下的《开惑论》。
李存只是发发牢骚、吐吐槽,说得也是实情,并没有什么错。
但就是因为李存担心,自己的做法,会阻碍了自己的视听,在没有任何人劝谏李存的情况下,李存自己就及时改正了过来。
这让很多文官、文人都激动得落泪,庆幸他们遇到了一位通情达理的明君,哪怕他们的意见提错了,李存也不跟他们计较。
——要知道,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个自负的暴君的话,那他们如此乱说话,不仅会葬送了自己的未来,没准还会受到惩处。
关键,一直以来,李存都从谏如流,奖励、重用积极谏争之臣,严励惩处阻言塞路者,鄙视阿臾奉承之人,在有人向李存提出意见之时,李存也愿意慷慨接受,积极改正。
这谁都能看得出来,李存是真的虚怀纳谏,而不是像很多皇帝那样,只做做样子而已。
于是,以陈公辅、胡铨、李光等为重要骨干的速争之臣,他们对朝廷军国大事,以致李存的生活琐事,都遇事进尽忠言;影响所及,大小臣僚,上至宰执大臣,下至九品芝麻官的县丞,傍及皇后、太子、皇子,甚至宫中的妃嫔,都纷纷进谏,在朝廷内外,形成了大家议政的群言堂的良好局面。
这一局面,使李存得以集思广益,更好施政,确保了李存成为戒骄奢、体恤下情的明君,杜绝了很多朝代无人敢进谏,只有皇帝或某些权臣独断专横的局面,还避免了大乾王朝的政策出现重大的失误。
比如这次,李存求谏了之后,陈公辅就劝李存执行“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施政方针。
李存欣然采纳了陈公辅的建议,与一众宰执一同执行了陈公辅提出的施政方针。
另外,李光、胡铨等人建议,合并郡县,精简机构、裁减人员,重知府、县令之选,专信大臣、注意发挥臣下的作用,不让宦官干预政事等重大施政举措。
〲还有,不少贪官污吏,尤其是引起民怨的贪官污吏被举报了出来。
总之,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谏言,李存全都一一采纳。
这使得大乾王朝变得更加政通人和、朗朗乾坤。
当然,也有一些不开眼的家伙,竟然又盯上了李存的后宫。
一些大臣表示,李存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了,竟然快两万人了,而且这次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千多人,希望李存可以精简后宫人数;
还有人认为,人各有女媳,李存抢占敌人的妻女,有伤天和,希望李存能得饶人处且饶人,改正这个野蛮行为;
另外还有一些人则劝李存节欲,不要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女人身上……
对于这类的谏言,李存一概不听。
开玩笑呢!
朕当皇帝,就这点乐趣了,这你们竟然还想剥夺,也太没人性了。
不仅如此,李存还将用实际行动来告诉这些人:在这件事上,朕就是死性不改了,以后谁都别再劝朕了……
……
……
求月票支持!!!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812/1676757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