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的:首先,东吴动机不纯。孙权现在来投,必然是迫于刘备的军事压力,而不是心悦诚服的归顺。既如此,为什么要接受呢?再者,如今天下三分,不就是因为蜀吴结盟,依据地利和中国抗衡吗?
如今他们双方交战,正是我们坐收渔利的好时机!
但那时曹丕觉得这样不妥,人家是来向我投诚的,我不接受也就算了,反而还要乘人之危,这恐怕不是大国所应有的风度吧?既然你说可以出兵,那反正刘备正在东方用兵,我们去抄刘备的后路不也是一样的吗?刘晔说,不能这么想。蜀国如果知道我们要出兵攻打,那肯定就不和吴国打了;但反过来,如果我们打吴国,刘备肯定是乐见其成的,正好可以一起灭吴,并且蜀得其外,我得其内。吴国既灭,蜀亦势孤。
但曹丕不听,他被皇帝高高在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至高无上的感觉良好蒙蔽了双眼,看不破孙权假意顺从的本质。
黄初二年,孙权称藩,他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孔雀、翡翠、瑇瑁、斗鸭、长鸣鸡。
作为地方上上供皇帝的供品,荆、扬二州有由来已久的成例,曹丕的要求远超出常例所求。
孙权一一满足。
在夷陵击败刘备后,更是具上破备所获印绶及首级、所得土地,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
曹丕很高兴,孙权太听话了,他优诏答之,并送给大魏吴王皇帝御作的诗赋典论,还赏赐给吴王鼲子裘、明光铠、騑马。
拜孙权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东中郎将为朝职,无疑孙登接受就需要入朝任职,他此举是想召孙登入洛阳作为人质来要挟孙权,登辞疾不受。
又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
最后,两位使者返回后,孙权更是干脆立长子孙登为吴王太子,以断绝自己想征孙登为质的念头。
其不臣之心昭然若示!
现实最终证明,在接受孙权投降的问题上,自己可谓是失策。
策命孙权为王后,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孙权此次完全就是一场假投降,天真烂漫的自己被骗得彻彻底底。
…………
巴东郡,治永安,领县五:永安、朐忍、汉丰、羊渠、北井。
巴东郡物产、人口、经济不如巴郡。产美酒、木材,也也有盐井,主要经济来源为柑橘的官营。
郡治永安县,故名鱼复,县不满万户,置县长,丞相参军兼益州治中从事史张裔早年曾为鱼复长。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575/149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