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宁所见过的人中,道心坚定的有,如师祖他们这些大佬,能变成大佬,哪个道心之坚定,会输于其他人?
但是,他们给她的感觉,就是和纪茗师兄不太一样。
儒家讲究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孔子又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而曾参则对君子的定义大大地具体化和严格化,比如:“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者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之忠矣。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往,亦可谓知矣。”
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冒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等等诸如此类,虽然并未超出“九思”的范围要求,但是看起来却是格外苛刻一般。
众所周知,儒家的一切理念均建立在天道的基础之上,儒家的君子之学同样也不例外。
对于儒家而言,真正的君子,就是那能够体悟并践履天道之人。《礼记·祭义》曰:“君子合诸天道。”也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他始终按照天道法则而行事,遵循的是天道的价值要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礼记·哀公问》才说:“君子贵乎天道。”
总之,天道构成了君子的行为圭臬,是君子最为根本的依据。
脱离了对天道的体悟和践履,就不可能成为儒家式的真君子。
所以王夫之才说:“君子之道,天之道也。”
不过,儒家固然以对天道的体悟和践履作为君子的根本标准,但是“天道”这个说法还过于抽象,因此儒家结合人的生命实际对之作出了具体的解读,以便贤愚皆能明其大义。
为此,儒家赋予天道一种明确的价值内涵,即“天地之大德曰生”,即把天道规定为一种“生”之道。如二程所说“天只是以生为道”,朱熹也说“某谓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
按照这种“生”的价值指引,君子对天道的体悟和践履,就具有了十分明确的指向和内容。那就是真正的君子必然是那对天地之“生德”具有深刻体认之人,他重生、厚生,对万物之生机具有强烈的欣赏与护持之意,能够做到始终以“生”为本,特别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命处境具有高度的同情共感能力,表现出浓重的以生民为重的精神风范。
这一点,正是构成君子之为君子的最为现实的内容。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要李宁概用一句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而,纪茗便是一个贯彻君子之道的人。
李宁出乎意料的喜欢这个师兄,这倒是让大家都觉得有些意外。
当然不是意外李宁喜欢纪茗,毕竟纪茗哪都好,李宁迟早会接受这个师兄的,而是意外她这么快就接受了纪茗。
只是李宁对于纪茗曾经问她在道君那里怎么样表了下态。
这位师兄大约是秉持着负责的态度在关心她,不过她现在确实是过的不错。
于是,对于纪茗露出的一点想法直接干脆的拒绝了。
师兄的心是好的,可是她是暂时不需要了。
多了一个关爱她的师兄,李宁的日子更顺畅了。
因为二师兄,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会考虑到她的各种情况,然后率先想到准备好。
比其他人显然不要太贴心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6867/1758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