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李宁挑眉,这么说也没有错。
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
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
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斑。
全诗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
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诗中也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清高的为人。
“花”和“酒”这两个在诗词里面非常具有代表性。
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
而至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
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因此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
“酒”,在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
晋有刘伶、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后有东坡“把酒问青天”,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
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不过,李宁有些古怪的看着这位桃花仙,她该不会是和这诗有什么共鸣吧,一副神情不思的样子。
桃花仙才不会这个和黄瑜一伙的小姑娘,她有些暗自艾连,她堂堂桃花仙到底是怎样自甘下贱,才把自己活成这幅可笑的模样,她分明也曾肆意潇洒,清高自傲过啊。
“当真是......可笑至极。”
李宁一见便猜到大约又是一个痴男怨女的故事,世人总是不愿放过自己,怨天尤人,殊不知这些都死作茧自缚罢了。
大道理说的再多,听不进去的依然听不进去,所以李宁一点开解的意思都没有,她见桃花仙有些恍然,便是拿住二师兄的要害的手也微微挪开了一点,眼睛动了动,几乎以触雷不及掩耳之势扔出小钟,在桃花仙瞳孔放大,下意识防御时,以雷霆一击打翻桃花仙,拉着自家师兄就躲到一边。
竟然沦落到需要小师妹来救的地步,黄瑜有些生无可恋,回去肯定会被骂死。
李宁摇摇头,这个师兄总是能莫名其妙的神游。
“死丫头。”被戏弄还没了筹码的桃花仙暴跳如雷,不过李宁全当没有看见。
不过,桃花仙很快就冷静下来,忌惮的看了看那已经被李宁收回掌心的小钟,眼神不定。
“你们,滚吧。”
被就这么下了逐客令的师兄妹二人,站在桃花源外,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可思议,就......这么完了?
李宁摸了摸下吧,“谁说妖族就是一根筋的,这不是很看的清形式吗。”
他们毕竟没有什么生死大仇,要是在这里拼个两败俱伤,即便桃花仙能赢,也是惨赢,接下来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治疗,这秘境有不是只要他们几个,被别人捡便宜了就不好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6867/1758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