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嗜花成癖,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
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
这也是食花糕的由来。
还有就是吃花,
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很是有名。
还有一个比较普通没有特色的春菜粥,其实就是粥里放雪菜(或加毛豆)小辣椒等。
嗯,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清粥小菜偶尔也要试试嘛。
当然,花朝节必不可少的就是花了。
即便是以前,国人的花情愫依然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也随看国运和文化的兴衰而起落。
在她的世界,全球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她的故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
故此,许多国家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爱花是国人的传统,古往今来,人们或观赏花的姿韵,或品尝花的美味,更赋予其各自的文化品格,每种花蕴含着不同的人格寓意。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插花这个环节了。
插花,也叫花艺,和茶道一样,也是没落于本土,兴盛于他乡的传统艺术之一。
李宁每每思及此,都略感郁郁。
虽然国家大力宣扬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但是想要真正重新兴盛起来,还遥遥无期。
正因为如此,插花还分中西艺术呢。
传统的插花艺术与西方花艺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重造型,而我们重意态。
中花艺强调: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态,依据季节造型;人文之善——重视其敦睦人伦的社会效益;宗教之圣——花是有助悟道的圣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艺术之美——从选材到搭配,讲究和谐、清雅、明秀。
祖国的艺术,基本上都是看重意境的。
李宁亲手插了花,送给李岚,作为临别礼。
插花里有只柳枝。
折柳赠别是一种行旅风俗,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
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相传是取自于《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此外,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树生命力很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折柳送别,也就寓含着希望远行的人,能够在他乡顽强地生活下去。
同时,折柳赠别是对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
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却鬼的“鬼怖木“,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此去前途未卜,李宁对李岚固然有所冀望,可是也是他能活生生的去,活生生的回来。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6867/175880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