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户部尚书李敏刚求过致仕,所以这次李尚书没站出来。
剩下的吏部、兵部、户部、工部这四部尚书都紧跟着阁老们一起上书乞避位。
这么算下来,六部主官就只剩丘濬这个礼部尚书没站出来上书了。
文哥儿一看他爹那表情,顿时懂了。
难怪老丘人缘不好,连这种集体活动都不参与!
不愧是你,老丘!
文哥儿见朝野内外都风平浪静了,地震瞧着也不会再有余震,便央着他爹让他出门找老丘玩去。
老丘还欠他一顿饼来着!
王华没拦着文哥儿,只叮嘱道:“我与你讲的事你别到处瞎说。”他说完又觉得不够,又补充了一句,“也别写进文章里。”
要是文哥儿没拜李东阳为师,王华倒不怕他乱写。
可文哥儿已经拜了师,要是他敢瞎写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全天下都知道了!
文哥儿沉浸在自己马上能吃到心心念念的“庆功饼”的喜悦中,哪里有耐心听他爹啰嗦,连连点头说道:“我晓得的,我晓得的。”
说都没说完呢,人就已经蹿到门边,兴冲冲喊上金生一块出门去了。
显见是这些天把他给憋坏了。
文哥儿溜达到丘濬家,就见丘濬坐在那儿捧着本书在看。
他跑到丘濬身边坐下,哪里还记得他爹的叮嘱,一开口就好奇地问丘濬怎地不跟刘吉他们一起上书。
大家都上书,就你自己不上,多不合群!
丘濬闻言冷哼一声,睨了眼文哥儿,问道:“你爹跟你讲的?”
文哥儿这才想起他爹让他别到处说呢,立刻记说道:“我问的!”
丘濬道:“我若想避位自然会避位,何必凑这个热闹。”
这种没甚意义的事情,他才不乐意去做。
他最推崇的汉文帝、汉宣帝时期的做法。
汉文帝是逢灾异则求言,让天下人指言得失,并让各地向朝廷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
汉宣帝则是每逢灾异则求才,让天下郡国举荐治下最出色的两个人才给朝廷。
从此不管是日食、星陨,还是地震、山崩、水旱、疾疫,朝廷都将广开言路、广纳贤才,施政者能及时知道自己是否有过错,怀才者也能及时得到朝廷重用。
这才是对天下百姓有益处的做法。
只可惜道理大家都懂,愿意这么做的君王却太少了,愿意这么做的臣子也太少了,否则汉祚也不会只有三四百年。
合该千秋万代才是。
丘濬觉得这种“集体乞避位活动”没甚用处,他要是上书乞致仕,那肯定是因为身体撑不住了,不想占着位置尸位素餐。
这些想法丘濬书里都有写,文哥儿跟着整理纲要时也读到过,自然明白丘濬是对这种表面工作没什么兴趣。
文哥儿本也不是冲着这事来的,见丘濬对这话题不感兴趣,他马上转入正题:“我们还做饼吗?上次都没做成!”
丘濬道:“如今朝中上下都忙,陛下怕也没空看我早前呈上去的奏疏。”
这话的意思是“你饼没啦”。
文哥儿睁大了眼,明显很受打击。他说道:“您就不能去给陛下提个醒吗?”
朱祐樘不看奏疏可以忍,没饼吃不能忍!
丘濬道:“京师刚地震完,我岂能在这节骨眼上去求陛下看我的奏疏?”
文哥儿磨了丘濬老半天,丘濬都不为所动,气得文哥儿起身要走。
结果吴氏端着碗糖姜过来了,招呼文哥儿过去吃点。
文哥儿鼻子动了动,闻到了甜丝丝的味道。他哪里还记得生气,跑过去乖乖巧巧地喊了人,才好奇地探头看吴氏端来的糖姜。
吴氏一脸慈祥地摸着他脑袋说道:“前些天你在这边肯定受了惊吓,吃两块糖姜再回去。”
文哥儿对没吃过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当下不客气地动起了筷子。
姜这玩意不管是食用还是药用都源远流长,当年孔圣人就说过要是饭菜里不撒姜他是绝对不吃的。
许是因为姜自带的辛辣滋味,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吃姜益处颇大,甭管受惊受寒都爱喝上一碗姜汤压压惊驱驱寒。
这糖姜是丘家自家做的,选的都是新鲜的嫩姜,熬去大半辣味后再放砂糖反复熬煮。
这样熬出来的糖姜吃着不那么辛辣,反而还有丝丝甜味,很对小孩子胃口。
文哥儿尝了一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对吴氏说道:“还有梅子味!”
吴氏笑道:“熬煮的时候放了些梅卤。”
那还是老丘亲自做的梅卤,她见还剩下一些,怕放到明年会坏,就把它放下去做糖姜了。
文哥儿一听是丘濬亲手做的,也不管那到底是什么玩意,踊跃朝丘濬自荐:“明年我也做!您教我做!”
丘濬睨了他一眼,眼底的怀疑写得明明白白:就你这小子?
文哥儿不服气地道:“明年我四岁了,肯定可以学会!”
丘濬:“…………”
行吧,四岁对王三岁来说真的是很大的年纪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8219/18598194_2.html